文|知衡
回顾新旧两书修书历程,会发现一个颇有意思的“巧合”,即作者署名皆另有玄机。历代史书修成,题编纂者要题最后完成者中官位最高的人的名字已是默契,然而一部史书浩浩汤汤,绝非一人之力可承,势必会掩盖掉其中前赴后继者的付出。新旧两书的编纂,也不免带上这样的烙印。
941年二月,后晋高祖皇帝下诏修撰唐史,诏书中题名参与的编撰者有户部侍郎张昭远、起居郎贾玮、秘书少监赵熙、吏部郎中郑受益、左司员外郎李伟光等。一个独立的机构“史院”被建立起来,宰相赵莹被任为监修,自此《旧唐书》的主创团队基本成型。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
赵莹于后梁龙德二年(922)进士及第时年已不惑,乱世中机缘巧合追随石敬瑭左右,曾在向契丹割地乞师的过程中受命出使,成为后晋开国重臣。受命修史的赵莹,面对的是一个支离破碎的文化环境,其时唐高祖至代宗九朝实录国史、德文二宗实录尚存,而唐会昌以后事迹,除武宗实录一卷,尽都散失。赵莹不得不上奏高祖,请下敕命购求。重点寻访武、宣、僖、懿四朝实录,一有献者,不吝重赏,“请量其文武才能,不拘资地,除授一官”,并分派任务,下令“文武两班及藩侯郡牧,各叙两代官婚、名讳、行业、功勋状一本。如有家谱、家牒,亦仰送官,以凭纂序列传”。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可谓煞费苦心、举国之力,后世论之,即便旧书差强人意,看到赵莹曾经做过的努力,也应念其打开局面之艰难,笔下留情。
纂修工作刚开始,贾玮便因丁忧去官,赵莹又跟上面要来了刑部侍郎吕琦、侍御史尹拙参与编修,组成前后共9人的写史团队。以“既阙简编,先虞漏略”为由,规划出体例上分本纪、列传、志三部分,规制撰书的总体思想“褒贬或从新意,纂修须按于旧章”。但仅修撰两年,出帝即位后,赵莹便在人事纷争中选择罢相,未竟其业。作品在开运二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