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有学问的一批人为什么编修不好《清史稿》?

作者:未知点击量:304  来源:历史知识网

文|罗山

赵尔巽字次珊,是清朝汉军正蓝旗人,曾任四川总督、湖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官场经历丰富。1907年,张之洞入京授军机大臣,他的继承人就是赵尔巽,赵在任上筹办了湖北法政学堂。1908年2月任四川总督,1911年3月任东三省总督,并授钦差大臣。可见,赵尔巽不是一般的失意官僚,他是清廷最为信任的封疆大吏之一。赵尔巽还有个亲弟弟赵尔丰,也做到了四川总督,任上积极在川边藏区推行改土归流。他曾在镇压边民时一路提兵西进,到达今天林芝地区,前锋部队距离拉萨只有六天路程,可见此人为政手段非常刚猛。结果到了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时引发大规模流血冲突,称为辛亥保路死难事件,也称成都血案,赵尔丰被认定为祸首,一时川中人人痛恨赵屠夫。最终,赵尔丰在辛亥革命后被四川民众抓住,在成都街头斩首。弟弟这般下场,赵尔巽对辛亥革命乃至民国政府的态度,是不难想象的。

赵尔巽的主持下,清史馆先后聘请百余海内名流参加修史工作。清史馆名义上对撰稿人的标准是“当有学术文章,能通史例为上选,而以有文采兼能潜心撰述者为次”。实际上撰稿人以清朝正途出身的官员居多,少数旗人则因祖辈、父辈功荫为官。这些清朝的既得利益者不必多想,大多是遗老,“家国存亡之故,未尝一日释怀”。这些人来修史,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前半生辩白,为自己的政治取态辩白,抒发对过去的怀恋,“修故国之史,即以恩故国”。说句老实话,如果辛亥革命不曾发生,这些遗老大多数是有机会在官场上更进一步的。比如说柯劭忞,进士出身,翰林院侍讲。王树楠,进士出身,做到新疆的布政使,再升个巡抚也就是等几年的事。夏孙桐,进士出身,选翰林院庶吉士,标准学霸,赵尔巽亲自登门拜访,把他拉进清史馆。缪荃孙,进士出身,张之洞的亲信,又有改良的好名声,新政时期最吃香的一类官僚。秦树声,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使,革命军起,叹时事不可为,避居沪上,自是不谈世事。吴士鑑,进士,提督江西学政,署理湖南提学使。奭良,贵州按察使承龄之孙,因为旗人身份的恩荫,科举也不用考就有官做。瑞洵,鸦片战争后被抄家的大学士琦善之孙,乌鲁木齐都统恭镗之子,光绪丙戌(1886)科进士,荐至内阁学士。他还有个小弟叫瑞澄,武昌起义时期的湖广总督,以总督之尊,被规模不大的起义军莫名吓跑,一路坐军舰逃到上海,促成了武昌起义的胜利。在上海听说清廷要治他罪,再接再厉又跑到日本。可以说他这辈子倒霉就倒霉在武昌起义上了。当然,《清史稿》纂修者也并非都是遗老,如有编纂者建议修志多附图,又曾有建议增设民俗、宗教诸志。这些前代正史没有的新花样,毫无意外被把控史馆的遗老们一口否决。

不过,这个修史团队的文化水平确实不低。如接替赵尔巽的柯劭忞是著名的元史专家,集三十余年心力撰成《新元史》,徐世昌出资为之刊刻,并以大总统身份颁令,以《新元史》增入廿四史,而为廿五史,被学界广泛好评。王树楠年轻时就深得曾国藩李鸿章赏识,学术上最精通所谓“小学”,即传统的音韵文字训诂之学,非常考验学问储备,非常人所能为之。王式通是从日本考察回来的法学专家,朱希祖是章太炎的门徒,早稻田毕业生,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史学系系主任。参与清史稿的刘师培也是出身经学世家,一代神童,留日的北京大学教授,只活了35岁却留下经学大师的名声。这个团队已经是当时国内最有学问的一批人了,怎么就修不好《清史稿》呢?

上一个: 英国Z舰队在马来海战中全军覆没,敲响大舰巨炮的丧钟

下一个: 韩信用过的一个妙计,为何后来无人敢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