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了一部战争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影片中,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出于人道主义考量,安排一支8人小队,冒着枪林弹雨深入德军占领地区,去拯救二等兵詹姆斯·瑞恩,并将他安全送到后方。
二战时期的美军名将巴顿,也干过一件类似的事情,组织一支部队去德军占领地区,救援一名被关在战俘营里的战俘。不同的是,马歇尔拯救的大兵瑞恩与他非亲非故,巴顿将军救援的战俘却是他的女婿。
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1945年的事情了。当年3月,巴顿率领西线盟军突破了德军苦心经营的齐格菲防线,深入德国腹地。在盟军强大的攻势面前,德军节节败退。当巴顿大军抵达离巴戈利亚州哈默尔堡不远的地方时,给第4装甲师第37坦克营下达了一份命令:组建一支特遣队,前往哈默尔堡的德军13B军官战俘营,将战俘们解救出来。
因为,战俘营里有巴顿的女婿约翰•沃特斯中校。此前,沃特斯在北非作战,在突尼斯被德军俘虏,关押于哈默尔堡德军13B军官战俘营。
第37坦克营接到命令后,组成了一支特遣队,由亚拉伯罕•鲍姆上尉担任指挥,由此这支特遣队被命名为“鲍姆特遣队”。鲍姆特遣队一共有303人,乘坐10辆谢尔曼坦克、6辆斯图亚特坦克、27辆半履带车,以及十余辆其它种类的车辆。
通常情况下,派遣一支小分队深入敌军腹地,是非常危险的。许多参谋对巴顿建议,扩大特遣队的规模,或者派一个团的兵力,避免被德军歼灭。但巴顿拒绝了。
3月26日,鲍姆特遣队出发了。他们在德军防线最薄弱的阿莎芬堡撕开了一条口子,随即进入了德军占领区。在经过一天一夜的行动后,他们终于找到了离大本营80公里的13B军官战俘营,在短暂交火后,消灭了德军守军,找到了沃特斯。
到这时候为止,鲍姆特遣队的行动算是比较顺利。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沃特斯在解救过程中被德军击伤,伤情还很严重,没办法将他带走,只能留在战俘营的医院里。从这一点而言,鲍姆特遣队的救援行动已经宣告失败。
13B军官战俘营有1000多名战俘,他们都希望能跟着鲍姆特遣队的车辆回去。鲍姆特遣队规定,0-4(少校)以上级别的军官才能上车,其余战俘只能跟在车后走回去。在一番混乱后,鲍姆特遣队带着200多名战俘出发往回走。
鲍姆特遣队在救援13B军官战俘营时,德军并没有闲着看热闹。附近德军发现了鲍姆特遣队的行踪后,在他们回到大本营的必经之路上设置了路障。鲍姆特遣队不得不一边前进,一边排除路障,耗费了不少时间。
然而,鲍姆特遣队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鲍姆特遣队回大本营的道路,经过德军一个训练场。训练场有100多名训练有素、枪法高超的德军士官。他们接到拦截鲍姆特遣队的命令后,早就埋伏在道路两旁的树林里,等候截鲍姆特遣队钻进口袋。
3月27日深夜,鲍姆特遣队来到训练场,果然遭到了德军的伏击。虽然鲍姆特遣队有十几辆坦克,可在德军火箭筒的攻击面前毫无反手之力,被打得溃不成军。在战斗中,许多步行的战俘被打死打伤,剩余的战俘只好投降,被送回到13B军官战俘营。
鲍姆特遣队边打边退,退守到附近的一个427高地上,准备居高临下据守。可是,德军增援部队很快就赶来了,向高地发起进攻。鲍姆特遣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只得向德军投降,结束了这次救援行动。
在鲍姆特遣队的整个救援行动中,一共有247名官兵受伤或被俘,32名官兵阵亡,只有24人突围成功,返回了盟军大本营。鲍姆特遣队的指挥鲍姆在战斗中负伤,成为德军的俘虏。后来,鲍姆上尉这样总结鲍姆特遣队的悲惨经历:“我想了想,见鬼了,我们到底干了什么事情?!”
4月6日,盟军全线出击,这才攻占了13B军官战俘营,解救了全部战俘,包括巴顿将军的女婿沃特斯。
鲍姆特遣队全军覆没,让巴顿面上无光。毕竟,在1945年3月,盟军各条战线都高歌猛进,唯独他布置的一次军事行动遭到了惨败。后来,连艾森豪威尔也被惊动,找到巴顿询问前因后果。
多年以后,晚年的巴顿对这次军事行动充满懊恼,认为是自己在欧洲战场发生的唯一重大失误:“我敢打包票,在整个欧洲战场上,我没有犯过任何重大错误,除了这一次——我没有派遣够一个团的兵力,去征服哈默尔堡的战俘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