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人劝乾隆皇帝再立皇后,不小心踩到他的痛脚,掉了脑袋

作者:未知点击量:772  来源:历史知识网

乾隆皇帝先后有过两任皇后。其中,第二任皇后那拉氏不废而废的事情,是清宫的一大疑案。

那拉氏生于1718年3月11日。1750年,由于乾隆皇帝第一任皇后富察氏英年早逝,那拉氏得以继任为皇后。1765年,那拉氏陪乾隆皇帝到江南巡视。途中,乾隆皇帝还为她过了48岁生日,打赏了礼物。可是,闰二月十八日的晚上,那拉氏没有出现在晚宴上。第二天,乾隆皇帝就把那拉氏送回到京城。

有人劝<a href=乾隆皇帝再立皇后,不小心踩到他的痛脚,掉了脑袋" />

此后,乾隆皇帝将那拉氏的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共4份册宝夹纸全部收回,降低她的待遇,等于不废而废。1766年,那拉氏死后,乾隆皇帝只以皇贵妃的规格进行礼葬,并葬入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中。

乾隆皇帝为什么会对那拉氏不废而废?根据清廷官方的解释,是因为乾隆皇帝与那拉氏在南巡途中因事闹翻。那拉氏赌气私自剪掉头发,导致乾隆皇帝勃然大怒,酿成了一场轩然大波。

有人劝<a href=乾隆皇帝再立皇后,不小心踩到他的痛脚,掉了脑袋" />

这件事在民间被传得沸沸扬扬。以至于过了10年后,还有人旧事重提。

这个人叫严譄。

严譄是山西省泽州府高平县米山镇人,生于1731年。他曾经担任过都察院山东道衙门的书吏,并补选为从九品的吏员,后辞去职务回到家乡居住。1772年,严譄再次来到京城,给崇文门外一家万春杂货铺抄写账簿,聊以谋生。

严譄人到中年,事业全无,且父母、妻室子女均已去世,混得穷困潦倒,基本上就是那个时代的弃儿。不过,严譄毕竟曾经在官场混过几年,怀念官场的风光,因此想找一个机会牟取名利,不枉世上行走一场。

1776年,严譄结合民间里对那拉皇后的议论,以及贪官污吏的事情,写了一道奏折,希望乾隆皇帝严厉打击贪官污吏外,还请求“议立正宫”,即再立一位皇后。

有人劝<a href=乾隆皇帝再立皇后,不小心踩到他的痛脚,掉了脑袋" />

严譄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没有资格给乾隆皇帝写奏折。他便将奏折送给武英殿大学士舒赫德,请他代为转交。

舒赫德阅读了这封奏折后,发现了大问题。奏折里提到:“(那拉)皇后贤美节烈,多蒙宠爱,见皇上年过五旬国事纷繁,若仍如前宠幸,恐非善养圣体,是以故加挺触轻生。”意思是说,那拉皇后是因为保护乾隆皇帝的身体躲避宠爱,才自己剪掉头发,请求乾隆皇帝恢复那拉皇后的地位,并再立皇后。

舒赫德马上将严譄抓起来,并派人对他居住的寓所进行搜查,查到了奏折的底稿和另一封写给四阿哥永珹的信《呈四阿哥》,内容一模一样,说明严譄准备了第二条路子。

有人劝<a href=乾隆皇帝再立皇后,不小心踩到他的痛脚,掉了脑袋" />

舒赫德将此事报告给乾隆皇帝。乾隆皇帝非常重视,命武英殿大学士舒赫德、协办大学士阿桂、刑部尚书英廉与三司九卿会审。案子审了一个多月,办案人员对严譄严刑拷打,要逼问出幕后主谋。乾隆皇帝在百忙之中多次过问案件,作出明确指示。

通过这些指示,我们可以看出,严譄的说法踩到了乾隆皇帝的痛脚。乾隆皇帝一直对那拉皇后为什么要剪发的原因讳莫如深,不肯公开。监察御史李玉鸣、刑部侍郎阿永阿在奏折里议论了一下那拉皇后的丧仪,都被革职流放,挨了一顿板子。现在,严譄竟然旧事重提,岂不让人大光其火?

乾隆皇帝一方面杀气腾腾地指示:“(严譄)请立正宫妄言宫闱之事,且欲告四阿哥,并思离间父子,实为乱民之尤,罪大恶极,必当审讯明确典刑肆市,以示与众弃之之义”另一方面,乾隆皇帝又下令对严譄不必过用重刑,免得被打死,目的是为了让严譄活着公开受刑,免得民间胡乱揣测,同时有杀鸡骇猴。

有人劝<a href=乾隆皇帝再立皇后,不小心踩到他的痛脚,掉了脑袋" />

在严刑拷打之下,严譄很快就招供事情的来龙去脉:

“三十年皇上南巡,在江南路上先送皇后回京,我那刚在山西本籍即闻得有此事,人家都说皇上在江南要立一个妃子,皇后不依,因此挺触将头发剪去,这个话说的人很多,如今事隔十来年,我哪里记得是谁说的?后来三十三年进京,又知道有御史因皇后身故不曾颁诏,将礼部参奏致被发遣之事,我随即因病回家,三十六七年间我妻室子女都死了,气运颠倒,想到人孰无死,若不做些好事留个名声就是枉为人了,那年进京后心里妄想,若能将皇后的事进个折子准行颁诏,就可以留名不朽,又想从前御史做的折子一定说得不好,所以得罪,我因将传闻立妃剪发之事总不提及,说成皇后贤美节烈,希冀动听颁诏,这实在是我想了多少日子才定了主意这样编写的。”

这就是说,严譄完全是道听途说编写了这道奏折,并无他人教唆指示。其实,就在这段说法里,也是错误百出。因为乾隆皇帝的后宫里,早有多名来自民间(包括江南)的妃子,如纯惠皇贵妃婉贵妃、怡嫔、怡嫔之妹、禄贵人等人。那拉皇后统领中宫,不可能不清楚这种情况,更不可能吃这种没来由的干醋。

办案人员查清楚后,拟定了“凌迟处死,家属从坐”的初审意见。乾隆皇帝改为“斩立决,家属免坐”。

严譄不用死得那么惨,家属不用受到牵连,这倒是一个不坏的结果。

上一个: 国历君看两会:20万部古籍有望数字化,建设“中国古典知识库”

下一个: 航拍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机场不算大,却很繁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