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琴英贾春生孙广生
朱琏,石家庄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她,参与建立了石家庄最早的地下市委机关;她,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针灸研究所和第一所针灸大学;她,撰写了新中国第一部针灸专著——《新针灸学》;她,多次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她,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她,被评选为石家庄十大革命名人。
一、江南奇女子
公元1909年,江苏溧阳南渡镇,朱鸿茂家的第三个女儿出生了,起名朱琏。但朱家并不太喜庆,因为之前已有一男二女。朱鸿茂从小随父习武,性情豪爽,仗义疏财。辛亥革命爆发后,他率先剪掉长辫子,参加革命军加入同盟会。自然他更希望家里添个男丁。1916年,36岁的朱鸿茂英年早逝,家道开始败落,并遭遇种种歧视。又过了11年,朱琏的哥哥朱麟书也因病去世。从此,朱琏家中的生活更加窘迫,经济主要来源于家中的少数遗产和大姐朱瑞当教员的收入。多难的童年造就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少年朱琏。她完全继承了父亲豪爽坚韧的性格,自小就表现出那种从不服输的个性。她冲破世俗不裹小脚。而且,总是以男孩子那样装束自己,和哥哥一起习武,直到十四五岁才改换为女装。朱琏还深受家庭文化的良好熏陶喜欢读书,9岁上学,16岁完成高中学业后,因家庭经济困难,便到附近的武进县夏溪小学担任了国文教员。因她年纪尚小,一些教职员和学生都喜欢叫她“小朱先生”。1927年,朱琏考取了苏州志华产科学院。在这里朱琏的学习格外努力。业余时间,朱琏还阅读进步书刊,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残余的社会制度,妇女的自由解放等问题,逐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因成绩优异,朱琏1930年3月提前毕业,前往上海普善医院,担任医院产科主任兼司药主任。在此期间的工作收入,她都寄给家中的母嫂。
1929年下半年,溧阳县的革命志士陶国华(陶希晋)、许闻天等为反对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实行独裁统治,领导了溧阳暴动。遭到蒋介石镇压后,陶希晋等受到通缉,逃往上海避难。经同学引见,朱琏结识了受难中的陶希晋。她对陶希晋的斗争精神十分敬佩,对其生活困境深表同情,便慷慨解囊,帮助陶希晋安排食宿。政治上的一致,促进了他们生活上的结合,不久经许闻天夫妇从中牵引红线,二人结为夫妇。
二、神秘的“朱琏诊所”
1931年夏天,为了寻求光明的未来,朱琏决定离开笼罩着腥风血雨的上海滩,跟随陶希晋到了安徽省明光中学,当了校医和兼课教员。不久,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朱琏和陶希晋等立即组织各界群众和明光中学的师生,成立抗日救亡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32年10月,正太铁路收归国有。国民党政府任命王懋功、朱华分别任正太铁路局正、副局长。在接收正太路的过程中,一些国民党左派和追求光明的青年知识分子云集石家庄。朱琏的爱人陶希晋来到石家庄,当了正太铁路局的职员。1932年秋,朱琏来到石家庄,在正太铁路医院(今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当了医生。
朱琏到正太铁路医院后,待工人如亲人,经常给正太铁路的工人家属接生,给工人的孩子看病。她亲切地对工人说:“师傅,家里嫂子生娃娃,孩子们得了病,尽管来找我。”她在铁路医院当医生几年,工人家属出生的孩子,差不多都是朱琏接生的。有些难产的孕妇,经过朱琏接生,孩子顺利降生了。孩子的父母为了感谢朱琏,让孩子认朱琏作干娘。工人们尊称她“朱琏大夫”。妇女们亲切地叫她“朱琏大姐”。朱琏到石家庄不久,就参加了正太铁路员工救国会,担任宣传委员,积极参加抗日宣传。1933年,绥远抗战以后,她和正太铁路员工救国会的会员们,一面组织抗日宣传,一面募捐慰劳前方将士和伤病员。1935年,原北平市委组织部长刘汉平来到石家庄,以开办日语训练班的名义在正太铁路进步职员和工人中宣传马列主义。因此,朱琏和陶希晋与刘汉平相识。1935年冬,经刘汉平介绍,她夫妇二人一起在正太铁路总机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6年1月,中共石家庄市工作委员会(不久改为市委)建立,同时中共直中特委也重新恢复。按照党组织的决定,朱琏辞掉正太铁路医院医生的职务,自开了一个诊所,作为市委机关的联络点。1936年3月1日,“朱琏诊所”在石家庄西横街爱华里一号开业了。开业这天,明晃晃的“朱琏诊所”铜牌高挂在门口。石家庄各界人士和社会名流纷纷前来祝贺。朱琏诊所开业以后,党组织交给朱琏的任务是:“搞好医务工作,扩大朱琏诊所的社会影响,掩护党的工作,并利用看病宣传党的主张,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国运动,组织抗日团体,搞好统一战线工作。”为了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她把接生、看病作为联系群众的好时机。有人来诊所求医,她热情接待,精心诊治,还经常和她的助手一起背着药箱在正太铁路和大兴纱厂的工人宿舍中进行巡诊。日复一日,工人们把她当做知心朋友,心里话愿跟她说。她向工人们宣传党的主张,工人爱听,听了觉得句句在理。她组织抗日活动,工人和家属都积极参加。
在行医中,朱琏还结交了石家庄一些上层人物和知名人士,这些人经常出入朱琏诊所,有的携带太太孩子来看病,有的来诊所闲聊,找朱琏打牌消遣,朱琏就趁机和他们谈对时局的看法,讲我党的抗日主张。人们称赞朱琏是爱国者,谁也不怀疑她是共产党员。美孚洋行行长纪慕堂的妻子难产,朱琏给作了剖腹产手术,救了他妻子和孩子的生命,他对朱琏感激不尽,让孩子认朱琏作了干娘,一家人把朱琏当作至亲。1936年底,石家庄特务机关怀疑朱琏和陶希晋是共产党,要逮捕他们。纪慕堂听说后,马上找到警察局为陶朱夫妇辩护,说:“他们不是共产党,共产党是穷人的党,他们是阔人,他们要是共产党,那我的女儿也是小共产党了?”他还请了两个律师为朱琏、陶希晋辩护。警察机关要进行全市搜查,一些警察便事先到朱琏诊所告知,搜查时,他们便匆匆到诊所各房间转一下,然后在门上贴上一张“查讫”的黄色字条,一走了之。就这样,党的会议在朱琏诊所开,市委、直中特委的领导人和地下党员也得到保护,中共石家庄市委的工作日益活跃,“朱琏诊所”的铜牌更亮了。
◆1936年3月,朱琏与石门救国会成员合影。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陶希晋、朱琏等领导石家庄人民积极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9月中旬,周恩来、彭德怀等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前往太原、保定同国民党将领谈判。周恩来在石家庄期间,市委以抗日救国会的名义,召开群众大会,参加人员达四五百人,大会由朱琏主持,周恩来、彭德怀在大会上讲了话,号召人民团结起来,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彭德怀等在会后到朱琏诊所探访了地下市委机关的工作人员。
三、被刘邓首长授予“刚毅果敢”称号
1937年9月下旬,日本侵略者不断南侵。朱琏根据平汉线省委关于西上太行山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决定,带领一部分职工家属,携带朱琏诊所的药械,离开石家庄到太行山参加了正太铁路工人游击队。她脱下了皮鞋长衫,穿上了灰布军装,由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成为一个以听诊器、手术刀为武器的八路军战士,随游击队战斗在正太线上,开始了戎马生涯。
◆1946年,朱琏与陶希晋在河北邯郸合影。
不久,正太铁路工人游击队并入八路军129师。1937年冬,朱琏随129师来到辽县,刘伯承师长任命朱琏为129师卫生部野战医院院长。当时部队医疗器械缺乏,她把从石家庄带出的医疗器械和自己所存的银元,全部捐献给了129师。徐向前副师长亲自接收了这些东西,并高度赞扬她的爱国精神。为了适应战地救护和医疗的需要,解决部队医务人员的不足,朱琏遵照师首长的指示,组织部队的医务人员集训学习卫生医疗技术。这期间,日军疯狂进攻129师所在地。129师连续粉碎了日军的6路围攻,取得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战斗的胜利,在一系列战斗中,朱琏率野战医务人员随师部转战于太行山区,抢救伤员,照顾部队家属。1938年4月,日军又纠集3万多人,分9路围攻晋东南地区。在战斗中,野战医院和司令部失掉联系,朱琏果断地指挥医务人员和野战医院的战士转移到隐蔽的地方,甩掉了敌人的追击,粉碎敌人9路围攻后,带领伤员和部队家属与师部胜利会师。在师部干部大会上,129师参谋长倪志亮代表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授予朱琏“刚毅果敢”的光荣称号。不久,朱琏被任命为129师卫生部副部长兼野战医院院长。
四、听了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的讲话后改学针灸
1940年初,朱琏和陶希晋一起北上到革命圣地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同年,朱琏去杨家岭看望蔡畅(时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在蔡畅家里见到了分别两年多的周恩来副主席。周恩来一见面就认出了朱琏,热情地和她握手问好,风趣地称她“陶夫人”。然后详细地询问了她的工作情况,并鼓励她:“现在你开始搞党政工作了,可不要抛弃医疗业务呀!……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努力学习中医,要团结新老医务人员,用中西医两种方法为部队为人民防治疾病,搞出一套我们中国的新医学来!”从此朱琏把周副主席的教导作为自己搞好医疗卫生工作的行动指南。1942年1月1日,朱琏被任命为军委总卫生部门诊部主任。1944年10月,毛主席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新医如果不关心人民的痛苦,不为人民训练医生,不联合边区现有的一千多个旧医和旧式兽医,并帮助他们进步,那就是实际上帮助巫神,实际上忍心看着大批人畜的死亡。”朱琏参加了这次会议,聆听了毛主席的讲话,认识到了中医的重要性。随后,在边区政府召开的中西医座谈会上,延安针灸医生任作田先生,自愿把他三十多年的针灸行医经验贡献出来,希望西医界深入研究针灸治病的理论。任老先生讲完话后,来自前方野战部队的一些西医医生,发起签名拜任老为师,朱琏、鲁之俊(时任和平医院院长)当场报名,随任作田先生学习针灸,在门诊为来自前方的战士、干部和延安的群众扎针治病,朱琏从此走进了中医针灸的大门。1945年冬天,朱琏和陶希晋从延安回到一别六年的太行山,来到河北省武安县。上级决定由朱琏担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卫生局局长兼边区医院院长;陶希晋担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秘书长。为了解决边区人民和部队缺医少药的困难,朱琏大力推广针灸疗法,开办了三期针灸训练班,培养针灸人才。随着革命形势的进一步发展,1948年春,朱琏带领边区医院迁往河北平山县。途经阔别11年的石家庄,她心潮澎湃备感亲切,因为这是她和陶希晋加入中国共产党,获得政治生命的圣地!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的前身)成立,政府驻地在平山县王子村,陶希晋任秘书长,朱琏任卫生部第一副部长、哈励逊医院院长、华北局妇委委员。1949年2月,在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的支持下,朱琏在平山县创办华北卫生学校并兼任校长,学校分设四个班,各班都开设了针灸课程,她亲自编写教材并讲课,为解放区培养医务人员达200多名。期间朱琏带领学员和医生,深入平山农村普种牛痘扑灭天花。
◆工作中的朱琏。
1949年5月,朱琏随华北人民政府到了北京。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朱琏为卫生部妇幼卫生局副局长。1951年3月,由朱琏精心编纂的《新针灸学》出版。此书由朱老总题词,董必武写序,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针灸专著。《新针灸学》的出版,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朝鲜、越南等国,分别译成本国文字出版。苏联还派来三名医学专家,专程到北京跟朱琏学习针灸。7月,经中央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批准,成立卫生部针灸疗法实验所,朱琏被任命为主任(首任所长)。
1955年4月14日,毛泽东在杭州接见朱琏。15日朱琏被邀请与毛主席共进晚餐,开饭了,菜有几盘,却不奢侈。大家都举起面前的酒杯,毛主席也站起来,举杯说:“今天——”他沉吟着,“该说什么祝酒词呢?”叶子龙接过话说:“今天祝各界大团结万岁。”毛主席说:“不是。今天——是祝针灸万岁!”毛主席接着说:“针灸不是土东西,针灸是科学的,将来世界各国都要用它!”1958年4月,毛泽东又一次在广州接见朱琏。见面后毛主席第一句话就问:“办了针灸学院吗?”毛主席一直关心针灸研究的发展使朱琏深受感动。会谈之中毛主席询问了关于针灸在治疗、推广等方面的情况……之后毛主席说道:“针灸大有名堂!”不久,全国掀起“西医学习中医”的高潮。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多次接见和亲切关怀,使朱琏更加坚定了学习和研究针灸的决心!1955年冬,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林伯渠,因病手术后,患上顽固性呃逆,朱琏用她发明的埋针法,使林老得到痊愈。1966年1月,董必武(时任国家副主席)在广州突发旧病三叉神经痛,痛如刀割饮食困难。朱琏带病两次前往广州为董老诊治,经过20多个日夜的精心针灸治疗后止住了疼痛。董老两次激情赋诗,《又赠朱琏同志》:“万里传针灸,能人遍市乡。随身带工具,行箧即药囊。大众皆称便,孤贫更不忘。我邦古医术,赖尔好宣扬。”
五、用针灸践行初心和使命直到终生
1960年朱琏随爱人陶希晋由北京来到了广西南宁,任南宁市委常委、副市长,主管文教卫生工作。尽管身在祖国边陲,仍受到国家领导对她针灸工作的关怀。1961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让张云捎话给朱琏:他很关心朱大姐,尤以关心朱大姐的专业(针灸),希望她不丢掉!朱琏得知后,深受鼓舞与振奋。这一年朱琏就创办了南宁市针灸研究组(后改为针灸门诊部)。朱琏治病不计患者身份的高低贵贱,只要患者有需求她都一视同仁,不久就以擅治疑难杂症闻名,被赞为“神仙手眼,菩萨心肠”。在她的多方努力下,于1976年成立了南宁针灸研究所,她亲自担任所长。同年3月又主持创办了“南宁七·二一针灸大学”,这是我国第一所针灸大学,朱琏任校长亲自授课。由于工作过度劳累,1978年1月朱琏突发脑出血昏迷,醒来后又继续投入修改第三版《新针灸学》,直到去世前一天下午。1978年5月18日,朱琏因再次脑出血与世长辞,享年69岁。追悼会于5月25日在南宁举行,邓小平、陈云、徐向前、秦基伟、王震、宋任穷、江华、习仲勋、陈锡联、胡乔木、韦国清及全国政协、卫生部等有关部门与个人纷纷送去花圈。送葬之日,南宁市邕江两岸人山人海为之默哀!遵朱琏生前遗嘱:百年后她的部分骨灰保留在早年参加革命工作的石家庄,余下的部分骨灰洒入工作、战斗、生活18年的南宁邕江。
遵照朱琏生前遗嘱,2002年将她的部分骨灰安放回了石家庄。2006年朱琏被评为“石家庄十大革命名人”。如今,朱琏和陶希晋的铜像屹立在河北省双凤山英烈园,这如同他们当年与石家庄人民并肩战斗一样,展示着光彩照人的英雄风姿!当年朱琏工作的正太铁路医院,已发展成三级甲等的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医院设立了朱琏《新针灸学》研究室,向全市推广应用朱琏新针灸疗法。
院党委号召全院继承和发扬朱琏精神,并把朱琏精神诠释为: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白求恩精神,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毅果敢的大无畏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敬业精神等五大精神。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下一个: 曹操为何没废了汉献帝呢?他在顾虑什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