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寄生蟹子
字数:3034,阅读时间:约15分钟
编者按:对战船来说,船体只是一个载具,真正有力量的部分是船上的武器。中国从春秋以来舟师发展绵延几千年,从冷兵器到热兵器,我们在这里就大体梳理一下中国古代战船上的主要武器。
正如《三国演义》中所说的,两军水战,以弓箭为先。弓弩是早期战争中唯一可以仰仗的远程武器,因此作为基础性装备。早期水战是陆战的一种延续,所以刀枪剑戟、盾牌铠甲等常规兵器也都多有装备,这些不再过多叙述。我们看一下大型的多人操作武器。
▲蒙古军队学到了阿拉伯的配重式抛石机大量运用于战争
首先是抛石机。据说中国使用抛石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范蠡兵法》云:“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三百步”。三国时代抛石机得到广泛应用。唐宋时代中国传统的人力牵引式抛石机发展到了巅峰,元代引进了配重式抛石机——回回炮。对于抛石机的情况,咱们冷研之前也有很多文章,想要详细了解的朋友可以搜索阅读。
▲宋代床弩,其实按照史籍记载,这样大小的床弩是最小号的,大型床弩要几十甚至一百人操作,电视节目中复制的床弩多半不成功,很有可能是做小了
再就是床弩。床弩作为大型远程兵器,上船是没有问题的,而且相比抛石机,其占据的空间相对较小,更容易装备到船上。不过相比西方的弩炮,中国床弩似乎很少发射弹丸。
▲明代早期的将军炮,其性能尚不能于后来的佛朗机、红夷炮相比
到了明代,火器比较发达,从早期的碗口铳到后来的佛朗机、红夷炮,大家都比较熟悉,而在冷热重型兵器之间相对比较冷门的舰载重型武器是拍竿。
▲隋代五牙舰,注意船上的大型拍竿
拍竿从名字上看应该是用于拍击敌舰的武器,这也可以从很多文献中看到,例如李龟年《记杨么本末》:“拍竿,其制如大桅,长十余丈,上置巨石,下作辘护贯其颠,遇官军船近则倒柏竿击碎之”。不过由于中国军事书记中图画的写意风格,导致对于拍竿的性质和样式还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争论。
明代兵书《武经总要》中绘制了一幅楼船图,楼顶端有一件大型武器。史籍记载为拍竿,但有学者认为从这幅图来看拍竿其实就是抛石机。但是经过争论,认为这个不是抛石机的观点占据上风。除了《武经总要》外,《晋书·周访传》载,东晋初,晋将周访与杜弢流民起义军在荆湘水域作战,“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帐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桔槔是一种汲水用具,过去很常见。
那么拍竿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如果根据《武经总要》的这幅图,那么拍竿应该是T字形的。但是这样的拍竿却有很大的问题,例如拍竿的支点过高,巨石的落差有限,打击力不大;当松开辘轳上的缆绳时,如打不到敌船,很可能打到自己;摇辘轳的力矩过大,操作十分费力;拍竿尾端活动幅度过大,战船难以容纳等。但是由于过去曾经按照《武经总要》成功复原过许多武器,因此也不能说它的记载就完全错误了,但是就目前我们对于这张图的认知,采用图中T字形拍竿性能并不好。
▲T字形拍竿
当然,也有不少专家不根据这幅图,而根据多种文献记载和我们现在的理解提出了另一种方案,也就是V字形拍竿方案。V字型复原方案与李龟年的记载很一致,尤其“制如大桅”、“下作辘轳贯其颠”、“倒柏竿击碎之”诸语,在这个方案中可说得到近乎完美的体现。而且结构合理,操作较为省力,拍击力度较大,合乎战船空间要求,能够据以复原巨型拍竿。
▲V字形拍竿
但这个方案与《武经总要》中的图形不一致,且也不符合《晋书》中关于拍竿结构类似于桔槔的记载。我们的观点是,晋代书记载的拍竿应该是临时借用桔槔结构的应急产品,效果并不好,并且官军采取一定的措施后,杜弢的拍竿就不好使了。也可见那个时期的拍竿威力不大,远达不到后来记录中“拍碎”的情况。很有可能随着人们的使用,逐步采用了类似V字形的拍竿。而桔槔这个形象过于深入人心,而且因此画工在绘图时就画上了这样一个结构。
▲典型的英国海军舰炮,其实炮架和牵引绳、止退绳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炮架体系,有效减小了后坐力带来的影响
元代以来,随着大型床弩和配重式抛石机逐步运用的战船上,杀伤距离很近的拍竿就逐步被淘汰了。随后而来的是火器的兴盛。船载火器由于受到西方影视作品的影响,我们往往想当然的认为中国船只也装备了类似于西方式的带有4个轮子炮架的火炮。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对于明清时代的火器,例如碗口铳、佛朗机和红夷炮,大家耳熟能详,不过他们的炮架是个什么样子恐怕很多朋友就不一定清楚了。
▲明代经典的佛朗机炮架
▲16世纪初沉没的英国玛丽罗斯号上就发现了带有这样炮架的舰载重型锻铁炮
其实史料记载的中国船只采用西方式炮架的,还要到明末郑芝龙时代。之前的火炮炮架其实真的是一个架子。我们熟知的西式海军炮架是为了控制后坐力而设计的,早期采用佛朗机结构的重型火炮也不采用轮式炮架。后来大型长炮逐步上船,也就是明代提到的发熕炮,也不使用轮式炮架,而是用“筏”,例如戚继光就记载过。而明代装备的佛朗机炮和更小型的比如“虎蹲炮”等都是采用简易炮架。有朋友会说,看到也有东方国家,比如朝鲜和日本的火炮(日本所说的铁炮其实是火绳枪,国崩才是火炮),但是很少见,例如下面这幅反映朝鲜壬辰战争的画作中朝鲜板屋船上的佛朗机就是明代式样的炮架。当然这只是笼统一说,如果朋友们感兴趣,以后可以专门发文讨论炮架问题。
▲反映壬辰战争的日本画作局部,可见朝军采用的佛朗机炮架和明军一样
除了上述武器,中国船只上对于燃烧性火器的配备也很多,例如早期在箭杆上缠上油布点然后射出的“火箭”,采用石油的“猛火油柜”,火药诞生后出现的各种抛掷用的燃烧性火器,比如火砖、喷筒等,以及采用火药推进的“火箭”,例如明代的一窝蜂。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兵书中所记载的许多有意思的火器,比如“火龙出水”或者“水地龙王炮”之类,要么是试验性火器并未大规模采用,要么根本不可行,否则古人也不傻,好用的东西还不大量装备。最后说一种一直装备的冷兵器就是标枪,可能朋友们比较意外,因为在标枪射程内,其威力大于弓箭,制造难度又很小,所以标枪一直是水师的一种主要消耗性装备。
▲至于这个嘛,其实用性其实很小或者根本没有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战船上的武器种类繁多,但是似乎还是以杀伤人员为主,辅以毁伤敌船,真正以击沉敌舰为目的的武器数量并不算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