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毛泽东将武昌农讲所办得怎么样?中共五大上仍没有发言权和选举权?

作者:未知点击量:552  来源:历史知识网

1924年后,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将扶助农民放在前面,在国民党中央设立农民部,林伯渠任部长,彭湃任第一任秘书。作为中国共产党内最早在实践上致力于农民运动者,彭湃1923年即已意识到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重要性,出任农民部秘书后积极倡议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目的是“养成农民运动人才,使之担负各处地方实际的农民运动工作”。第一届广州农讲所于1924年7月3日在广州开学,招收学员38名,均为广东籍,教学内容主要是国民革命的基本知识;农民运动的理论、实施方法;并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

1924年8月21日,孙中山彭湃邀请在第一届农讲所学生毕业典礼上讲话:“你们这次毕业,到各乡村去联络农民,这是我们国民党做农民运动所办的第一件事。……国民党这次改组,要加入农民运动,就是要用农民来做基础。要农民来做本党革命的基础,就是大家的责任。”从1924年7月到1926年5月,广州农讲所一共办了六届。到第六届时,不仅农讲所的实际负责人变成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毛泽东,生源也扩大至江西、湖北、山东、河南等省份,这届开设课程25门,毛泽东讲授《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地理》,周恩来讲授《军事运动与农民运动》,彭湃主讲《海丰及东江农运状况》,毕业的学员如周宵、陈能新、毛泽民等回到各省后均成为重要的农运骨干。

/武昌农讲所教务处。

毛岸龙出生那天(1927年4月4日)碰巧赶上武昌农讲所开学典礼,农讲所的筹备、招生、制定教育方针和计划、聘请教员等工作均由毛泽东亲力亲为,怎能不忙?招收的800多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聚集在张之洞1904年创办的“北路学堂”接受政治、军事教育。百年后,这里成了武汉市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学宫式建筑。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前后四栋房屋,中间大操场把农讲所分为两大区域,前两栋为教学区域,后两栋为生活区域。毛泽东在主办第六届广州农讲所时,就增加了学员们的军事训练课时,还找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授课,这是两人共事的开始。

武昌农讲所《规约》中写明:“为将来发展农民武装起见,所以要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不接受这种严格的军事训练,便是对革命没有诚意”。教官大多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第五期毕业的军人,对学生要求严格。他们每天早上起床号一响就迅速到操场集合,每次操练下来,汗流浃背,进行野营训练,队伍走到荆棘丛生的沼泽地,队长一声令下:卧倒!只听“叭”的一声,没有一个人犹豫,起初训练时间是2个小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增加到4个小时,刮风下雨,从不间断。训练内容一方面是学生回农村后常用的军事技能,另一方面是必须掌握的军事常识。每个学员使用统一的帽子服装、草鞋、绑腿、水壶,还发有“七九”式汉阳造步枪。不少学生对毛泽东在农讲所讲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印象深刻,有人回忆:“讲课那天,八百多名学生和教职员以及外面来的人,把大教室挤得满满的,毛泽东手拿讲稿登上讲台,他以亲身考察的大量事实,雄辩地说明,农民起来打倒封建势力,成就了‘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他们的举动好得很!完全不是什么‘糟得很’。”听了讲授,很多学生关于农民运动的一些混乱思想得到澄清,在土地、武装、乡村自治问题上统一了认识。

农讲所历史陈列厅《探索与奠基》中,展示有学员们唱过的歌单——《少年先锋队》和《国际歌》,学唱革命歌曲是他们的必修课,一来提升革命士气,二来加强学员的农运宣传水平。玻璃展柜里摆放的一枚五角星章是1927年6月18日,第一届武昌农讲所举行毕业典礼发给学员的铜质毕业证章,正面绘有蓝底白色的国民党党徽,围绕党徽上方写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下方为“中国国民党”,背面镌有“农村革命”字样及“928”证章编号。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第一届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成了唯一一届,毕业学员中有一个叫陈慕平的,回乡后在井冈山袁文才农民自卫军里担任军事教官,毛泽东率部上井冈山,就是得力于袁文才和王佐的相助,陈慕平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别看毛泽东将武昌农讲所办得风生水起,在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召开的中共五大(开幕式在都府堤街20号小学风雨操场召开)上,毛泽东作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没有发言权和选举权。他提出一个农民运动决议案,中央不通过,五大也没有采纳。“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的他于大革命失败前夕写下《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几个月后,在武汉的“白面书生”发出奋力一呼:“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带领农民武装走上了井冈山。

上一个: 为什么说1927年的武汉“是革命的中心,赤色的世界”?

下一个: 秦始皇修的灵渠还有用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