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物界,向来有“海内三宝,潘有其二”的说法。
所谓“海内三宝”,指的是清朝末年所发掘的三尊青铜器:毛公鼎、大盂鼎、大克鼎。
毛公鼎是“海内三宝”中第一个被发掘出来的。1843年的一天,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一个叫董春生的农民,在自家地里干活时,挖掘出了毛公鼎。
毛公鼎高5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7公斤,铸造于西周晚期,由周宣王的叔父毛公铸造,因而得名。毛公鼎出土后,在民间流传,后落入两江总督端方手里。端方死后,家道中落,毛公鼎被端方后人押卖出去,为广东书画家叶恭绰收藏。抗战时期,叶家出于生计考虑,将毛公鼎典押给银行。富商陈永仁将毛公鼎赎买出来,捐献给南京中央博物馆,后流落到台湾,被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
大盂鼎是“海内三宝”中第二个被发掘出来的,于1849年出土于陕西省眉县礼村。它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公斤,铸造于西周时期,由周康王时期一个叫盂的大臣铸造,因而得名。
大盂鼎出土后,先后在岐山县京当乡地主董天有,岐山富豪宋兑成,岐山县令周庚盛手中流传。周庚盛将大盂鼎卖给西安一个古董商。宋兑成的儿子宋金鉴进京做官时,到琉璃厂一带转悠,无意发现刚刚从西安运来的了大盂鼎,如获至宝,花费3000两银子买下。宋金鉴病逝后,家里人将大盂鼎卖给了陕甘总督左宗棠的幕僚袁保恒。袁保恒知道左宗棠酷爱文玩,把大盂鼎转送给他。
左宗棠忙于西北兵事,无暇研究文物,转念一想后,将大盂鼎送给自己的救命恩人潘祖荫。潘祖荫考取过咸丰壬子科探花,是著名的金石学家,在钟鼎文字的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潘祖荫获得大盂鼎后,对鼎身上的铭文进行了研究,弄清楚了铸造原因,命名为“大盂鼎”。
大克鼎是“海内三宝”中最后被发掘出来的,于1890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窖藏,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铸造于西周中期,由一名叫克的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因而得名。
大克鼎出土后,流入文物市场,辗转来到天津,为金石收藏家、翰林院编修柯劭忞获得。潘祖荫与柯劭忞关系很好,几次上门拜求,终于耗费重金购得。
就这样,“海内三宝”中的两宝,都被潘祖荫获得。“海内三宝,潘有其二”说法不胫而走。
潘祖荫出身苏州名门望族潘氏。清朝时期,苏州潘氏门第显赫,科考兴旺,产生了众多的状元、探花、翰林,进士和举人不胜枚举,被誉为“天下无第二家”,苏州民间称之为“贵潘”。潘祖荫的祖父,是乾隆癸丑科状元、武英殿大学士潘世恩。潘祖荫的叔祖潘世璜,是乾隆乙卯恩科探花。潘祖荫本人官运亨通,官至军机大臣、刑部尚书、礼部尚书等。
然而,正应了那句老话“物极必反,盛极则衰”,潘祖荫得到了大盂鼎、大克鼎后不久,因病去世。潘祖荫病逝后,家里再也没有人在朝廷里做官,原来兴旺繁荣的家族,逐渐凋零起来。潘祖荫等人辛辛苦苦收集的各种珍贵文物,也受到了盗贼的“惦记”。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潘祖荫的弟弟潘祖年将包括大盂鼎、大克鼎在内的文物与潘祖荫的灵柩一起装船,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回苏州老家。由于文物太多,潘祖年一共装了4船,才全部运走。
对于这些珍藏文物,潘祖年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他定下了“谨守护持,绝不示人”的家规,不允许将藏品借给外人。两江总督端方得到“海内三宝”中的毛公鼎后,挖空心思来打大盂鼎、大克鼎的主意,要求重金购买,或借观数日。潘祖年一点面子都不给他,一口拒绝。
1925年,潘祖年病逝,看守藏品的任务交给了潘祖年继孙潘承镜的媳妇潘达于。潘达于没有文化,又没有能力整理、清点藏品,只好用一把大锁,将藏品锁在深宅大院里,与世隔绝。
1949年,新中国成立。潘达于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将大盂鼎、大克鼎献给国家。1951年,潘达于致信正在筹建上海博物馆的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窃念盂克二大鼎为具有全国性之重要文物,亟宜贮藏得所,克保永久。诚愿将两大鼎呈献大部,并请拨交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筹备之博物馆珍藏展览,俾全国性之文物得于全国重要区域内,供广大观众之观瞻及研究。”
为了表彰潘达于的义举,文化部特颁褒奖状:“潘达于先生家藏周代盂鼎、克鼎,为祖国历史名器,六十年来迭经兵火,保存无恙,今举以捐献政府,公诸人民,其爱护民族文化遗产及发扬新爱国主义之精神,至堪嘉尚,特予褒扬,此状。”此外,还奖励了2000万元(2000元)奖金。潘达于收下奖状,珍藏于卧室,这笔奖金却没要,后来献给了抗美援朝。
1952年,上海博物馆成立,大盂鼎、大克鼎闪亮登场,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开馆。上海博物馆将大盂鼎等125件馆藏文物作为支援,大盂鼎就成为了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上一个: 历史上的孝庄太后有多漂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