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周五爵制中的“伯”和“子”都不是爵位,那是什么?

作者:未知点击量:930  来源:历史知识网

在西周众多的铭文记录中,“伯”的出现频率极高,大量贵族都以“伯”为称呼,如此泛称似乎也体现不出“伯”作为“五等爵制”中的一个中高级爵位应有的地位。

“伯”的地位有时候很低,例如著名的宜侯夨簋铭文中说,周王赏赐宜侯夨“在宜王人十又七生”以及“奠七伯”,就是在赐予宜侯夨宜地从属于王室的家族17个以及郑地的7个“伯”,由此观之,“奠七伯”就算地位不低于“在宜王人”,也地位相若,以至于天子可以将其赏赐给新建的诸侯。

“伯”有时候地位又很高,例如上文中毛伯班可以被任命为“作四方亟”的公,又如青铜器永盂的铭文中,重臣益公将天子的命令交给“井伯、荣伯、尹氏、師俗父、遣仲”五位大臣执行,可见井伯、荣伯等人应当是王朝内部地位仅次于益公的重要臣僚。

西周五爵制中的“伯”和“子”都不是爵位,那是什么?

柞伯鼎,西周晚期青铜器,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一些铭文中,“伯”甚至能指挥在“五等爵”体系中地位更高的“侯”,如柞伯鼎铭文中说:

隹四月既死魄,虢仲令柞伯曰:“才乃圣祖周公繇有功于周邦。用昏无殳,广伐南国。今汝率蔡侯左至于昏邑。”既围城,令蔡侯告征虢仲、遣氏……

铭文中,虢仲为王朝太师,应该是“公”,他直接命令了身为“伯”的柞伯,柞伯在作战中率领了身为“侯”的蔡侯,并且指派其通报消息,其地位应该远高于蔡侯。

这种飘忽的地位让我们无所适从,但是假如我们不将“伯爵”看成一级爵位的话,问题将迎刃而解。在中国古代,“伯”常常作为行辈出现,即家中排行为“伯、仲、叔、季”,“伯”为长子。按照周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家中的长子“伯”就自然会成为宗族的宗子,因此,“某伯”实际上就是某族族长的代称。宗族之间地位不同,有的宗族兴旺发达,在朝廷内影响甚大,因此“某伯”的政治地位就高,有的宗族势小力弱,因此“某伯”的地位自然低贱。

在卯簋铭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

隹王十一月既生霸丁亥,荣季入右卯,立中庭,荣伯乎令卯……

在这篇铭文中,荣氏宗族的族长就是荣伯,而荣季则多半是他的弟弟,荣季虽是荣伯的亲族,却因为没有继承权而降为荣伯的臣属,综合来看,这篇铭文正说明荣伯的“伯”为行辈,而非爵位。

与“伯”相类似的则是“子”爵,在金文中称“子”的贵族为数不少,但是细细考察,可以发现“子爵”多居住于三门峡以东的王朝东方地区,即原殷商王朝的统治核心地区。而在殷商,“子”则是王朝身份最为显赫的贵族,如商王的亲属们被称为“多子”,子画、子渔、子央等贵族都常伴商王左右,按照甲骨文中的记录,“子某”应当是“某族”的族长,与“伯”相类。

在《清华简·系年》中曾经说“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录子圣”,此记录与太保鼎铭文对读,可知录子圣应当就是传统文献中纣王之子武庚的称呼,武庚曾被周武王复立为殷商之主,可见“录子”远非低下的爵位。

在清代道光年间,山东省新泰曾发掘出一批青铜器,均属于名为“每刃”的杞国君主,其中两件青铜器对解决“伯爵”“子爵”问题颇有帮助,一件青铜簋铭文为:

杞伯每刃作邾曹宝簋,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另一件青铜鼎铭文为:

杞子每刃作鼎,其万年宝。

这两件青铜器的作器者无疑正是杞国君主每刃,而每刃自称为“伯”的同时还自称为“子”,表明这两个“爵位”本就是一回事。可以推测,杞国位于山东半岛,正处于广义的殷商文化的笼罩之下,在殷商过后,身为夏王朝遗族的杞国又得到了周王朝的礼遇,因此,这个国家的君主采用了商周两族的礼制,因此将“伯”和“子”混用,也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可见,“伯”和“子”都不是爵位,而是对宗族族长的敬称。

上一个: 作为爵位之首,西周时期的“公爵”很特殊么?都有谁当过?

下一个: 项羽风头一时为何没有称帝 项羽就对分封制念念不忘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