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凌河之战,孤军自守的祖大寿被迫降清

作者:未知点击量:580  来源:历史知识网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301,《清朝史话》连载07,欢迎收看。

崇祯皇帝虽有锐志,却遇事多疑而且躁急苛细。他在位17年,竟换了50多个首辅(相当于宰相),真是“朝无久任之士,官有传舍之情,主无信倚之诚,臣有脂韦之习”!

当初大学士孙承宗等打退后金军进攻后,开始修筑关外防线。按孙承宗的意思,是集中全力先筑大凌河城。巡抚邱禾嘉却分兵修筑右屯。而此刻,朝廷又罢了经略梁廷栋的官,代之者更决定撤军赴蓟,只留工兵万余兼筑关外两城,结果是大凌河工程仅成其半,皇太极便率军前来了。

崇祯四年(1631年,天聪五年)8月底,后金军渡过辽河,兵分两路西进。贝勒德格类、岳托等率军2万,经义州,前屯锦、凌之间;皇太极亲率的军队,有新铸大炮60门,由白土场趋广宁大道而来。9月1日,两路大军汇合于大凌河城下,一部分环城掘壕围困,一部分伏于凌锦间的隘道准备“围敌打援"。13日,皇太极又令一支军马在锦州方向拖土翻尘、鸣炮呐喊,引诱守军出城受歼。

大凌河的守将祖大寿,做游击时,曾受到过孙承宗的奖拔,袁崇焕督师时,又升他为前锋总兵,挂征辽前锋将军印,他是颇有战功的。不过这时,他的大凌河守军只有骑兵七千、步兵七千,加上工役三千、商贾二千,还不到两万人。

祖大寿料想锦州必援,因此,听见炮声,以为援兵已到,便出城冲杀,被后金兵打得大败。而援兵真到时,祖大寿却不敢相信、没有出城。

率领援兵的,是总兵宋伟、吴襄和监军张春。援兵一共4万人,列阵于离大凌河城15里的长山口。皇太极亲率2万人马攻击,宋伟坚阵击之;皇太极令两翼骑兵闯营,宋伟命火器齐发,无论后金军如何冲锋,宋伟的营盘仍是巍然不动。

皇太极又命令炮队全力轰击吴襄营,也受到猛烈的反击。吴襄为了焚毁后金的炮队阵地,下令火攻,不料风向突变,西风变成了东风,大火竟反烧了自己的大营,被迫撤退。

吴襄先败,宋伟终于也抵挡不住。明军归途又遇伏,张春等33名军官被俘,士卒死伤无数;只有副总兵、祖大寿之弟、万人敌祖大弼,组织了百余人,化装成后金军,夜袭了皇太极宿营的白云山,算是援军发动的第一次,但也是最后一次的反攻。

援军退去,祖大寿孤军自守,又过了一个来月,后金军开始大攻。他们首先攻打拱卫城垣的台堡。那些台堡,一个个高几丈,内有兵舍、粮库、炮眼、瞭望台和上下马道,都是砖石砌成。丢了台堡,城垣便直接暴露在后金军的火力之下。

皇太极于是下令炮兵集中轰击最坚固的鱼子嶂台,轰了三天,台跺毁坏,参将王景投降。鱼子嶂一下,其余各台守军,走得走,降的降,大凌河城便失去了羽翼。加之城中粮草已尽,人且相食,兵员锐减,皇太极又反复诱降,祖大寿便杀了副将何可刚,率领副将14员,参将、游击24员,出城降清了。

崇祯皇帝的性急多疑、任察尚气相反,皇太极非常注意优容汉族降人,瓦解明朝的军心。那位沈阳诸生范文程,在努尔哈赤时期权力并不太大,到皇太极时,入内秘书院奏事,竟“必漏数十刻始出”,皇太极对于他,真是言听计从。

范文程也就特别为皇太极卖力,迫使明朝冤杀袁崇焕的反间计,就是范文程首先提出的。

佟养性,是个被明朝关进监狱的汉人,越狱降金后,皇太极也叫他统领汉军,成为后金最早的一支炮兵部队的头领。佟养性率领的后金炮队,在大凌河之战中,立下了巨大的功劳。被俘不屈、绝食而死的明朝官吏,只有大凌河之战中的监军张春一个人。

鉴千明朝政治、军事的腐败无能,又由于天七年(1627年,天聪元年)、崇祯九年(1636年,崇德元年)皇太极先后两次攻打朝鲜,朝鲜国王也就投向了清朝。

七年、崇祯五年(1632年,天聪六年),皇太极用政治和军事手段,招抚与征服了察哈尔蒙古。依附明朝的察哈尔林丹汗被清军追击得穷困潦倒,死在离青海十日程的大草滩,其妻窦土门福晋只好投降。崇祯七年(1634年,天聪八年),林丹汗之叔茂奇塔特亦降。第二年,林丹汗的另一妻子苏泰福晋,也叫其子额哲捧了元代的传国玉玺“制诰之宝”降了。

皇太极的这种剿抚并用、威恩兼施的手段,实在是高明极了。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与“读史”联袂打造的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清朝史话》。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十多位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

上一个: 日本大筒中国抬枪,近代都在造大炮,为何中日钟爱重型火绳枪?

下一个: 三国时期蜀汉谋臣廖立简介:被诸葛亮评价为荆楚一带的奇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