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卫视首播了40集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百炼成钢》。在《百炼成钢》第一集,蔡和森、陈延年、陈乔年等革命志士纷纷远赴法国勤工俭学。
什么是勤工俭学?
在清末民初,中国到欧美国家留学,一般只有两种,一是公费,二是自费。公费留学生数量太少,自费留学生需要大量开支,一般家庭根本就承受不了。勤工俭学是第三种留学方式。它采取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方式,使得众多家境贫困的有志青年得到了留学的机会。
在民国时期,前往法国勤工俭学的革命志士和留学生有很多。数据显示,从1919年到1920年,全国有大约2000多人到法国开展勤工俭学。他们的故事后来被拍成了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
众所周知,从晚清时期以后,许多中国人前往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等欧美国家留学。为什么到了民国时期,革命志士会选择法国作为勤工俭学的目的地?
首先介绍一下历史背景。
中国留学生到法国开展勤工俭学的浪潮,始于1919年。在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持续了4年多时间。交战双方是同盟国和协约国。同盟国以德国、奥匈帝国为主力,协约国以英国、法国为主力。这是一场异常惨烈的世界大战,双方士兵和平民伤亡总数超过了1亿人。
在这场战争中,法国作为主战场,进行了战争总动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征兵。由于年轻人都上了战场,接下来法国就面临着劳动力严重缺乏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法国从中国招募了一批工人。
从1916至1918年,约有14万中国工人远涉重洋来到法国。他们之中的一部分被安排到法国工厂里,从事劳动生产;另一部分被安排到前线,从事挖掘战壕、装卸弹药给养、修筑铁路、公路、桥梁以及制造枪弹、救护伤员,掩埋尸体甚至扫雷等非战斗类工作。
中国华工为协约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数千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对此,法国方面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法国社会党活动家马略·穆特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中国怀着真诚的善意积极地参加这场与法国生死攸关的战争。中国所提供的援助弥足珍贵。”法国陆军部致函中国时说:“华工予吾人极大之助力。”法国元帅福熙说,中国工人“是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
从那时候开始,法国就意识到,中国工人不但能帮助打仗,还能参与到战后的建设工作,只是需要让他们接受教育。于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主动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勤工俭学岗位。
那么,中国这方面又是怎么样的情况呢?
在1919年以后,中国进入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制度改革的新思潮在中国风起云涌,对年轻一代形成了思想冲撞。年轻一代希望走出国门,到欧美国家去学习新思想、新技术,更好地建设自己的祖国。
既然法国愿意提供大量勤工俭学岗位,中国年轻一代又有走出国门的强烈意愿,双方就一拍而合。
在中法双方一拍而合的过程里,离不开一个中国人的“牵线搭桥”。他叫李石曾。
李石曾是河北高阳人,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早在1902年,李石曾就随驻法公使孙宝琦来到法国,先后求学于蒙达顿农校、巴斯德学院、巴黎大学等学校。1909年,李石曾在巴黎西郊创办了一家豆腐公司,从河北保定招募了一批工人。李石曾在做工之余,还让他们接受教育。这算是勤工俭学的雏形。
1916年,李石曾和蔡元培等成立了华法教育会,正式启动了勤工俭学的留学方式。李石曾与法国政界、文化界、经济界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留学方式得到了法国方面的认可。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就有一批又一批中国留学生到法国进行勤工俭学。
当然,因为是勤工俭学,中国留学生的生活条件比较差。他们前往法国的路上,是乘坐线黑暗、环境潮湿、空气闷热的货船。他们到了法国,求学的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工作的工厂劳动强度很大。
不过,在法国勤工俭学的留学生们,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学习和工作,有所收获。他们之中很多人回国后,成为革命运动的中坚力量。
下一个: 杀害印第安儿童?加拿大人设崩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