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盼望着、盼望着,近代革命历史剧《百炼成钢》里终于出现了语文教材里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雪》。这首诗歌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第一次发表在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上,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许多著名诗人纷纷唱和,成为一段文坛佳话。1957年,《诗刊》创刊,这首词正式发表在1月号上。
那么,《沁园春·雪》是在哪里创作的呢?目前,有3种广为流传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指《沁园春·雪》创作于飞机上。
1946年,美国汉学家罗伯特·佩恩到延安访问时,曾经与《沁园春·雪》作者进行了一番交谈。根据佩恩回忆,作者提及了《沁园春·雪》:“啊,那是一首好诗。在飞机里写的,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时候的事。我为从空中俯瞰我的国家的壮美而赞叹。”
日本学者武田泰淳、竹内实也在自己的著作里,引用了佩恩的说法。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教授孙果达在《党史纵横》2012年第8期发表的《<沁园春·雪>中的历史谜团》中,也支持这种说法。
第二种说法,指《沁园春·雪》创作于陕西袁家沟。
根据《陕西日报》一篇文章《抗日先锋,渡河东征》记载:1936年2月5日下午,作者率领东征红军总部100余人,行程30多公里,抵达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高杰村袁家沟,住在当地农民白育才家里,为红军抗日先锋队东渡黄河做准备。在袁家沟期间,当地连下几天大雪。作者站在黄土高原上极目远眺,眼前一片壮美风光。作者诗兴大发,欣然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不朽词作《沁园春·雪》。
后来,白育才的儿子白炳池成了村里的义务讲解员,经常向游客介绍:“(作者)当天晚上回到这个窑洞里,压在两个书桌上,点起蜡烛,一页纸就把草稿写成。”
现在,作者创作《沁园春·雪》所用的小方桌,还安放在他居住过的窑洞里。
第三种说法,指《沁园春·雪》创作于山西留村。
200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征纪实》记载:1936年2月,作者率领红军抗日先锋军渡过黄河,抵达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义牒镇留村驻地。作者在留村写下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当时担任山陕(山西和陕西)组织科长的国家纺织工业部原副部长王达成回忆:“召开了团以上干部参加的会议,部署了‘扩红、筹款、赤化’三大任务。……这时主席说近日写了一首词让大家传阅,大家看后说‘原驱蜡象’一句,认为把‘驱’改为‘驰’更好,因为‘驱’有些被动,而‘驰’则更主动、更能放开,主席听后很高兴,说‘改得好嘛!’”
如今,石楼县留村打造了《沁园春•雪》文化园,作为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不仅如此,留村还兴建了一所沁园春小学。
那么,这三种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首先,要排除第一种说法。
作者第一次乘坐飞机,是1945年8月28日前往重庆参加国共谈判。当时正是盛夏时节,不可能出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雪景,缺乏创作《沁园春•雪》的自然环境。
同时,创作诗词需要保持较为宽松的心情。作者前往重庆参加国共谈判,是深入虎穴,与敌人面对面斗争,需要思考的东西很多,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创作《沁园春•雪》。
当时作者乘坐的飞机,是国民党的军用飞机,没有准备纸笔墨砚等办公物品,作者就算有时间和精力,也无法拿出纸笔来创作《沁园春•雪》。
第二种说法和第三种说法,都有合理的地方。其实,作者在战争时代创作诗歌时,习惯于在马背上酝酿、构思诗词:“那时我过着戎马生活,骑在马背上有了时间,就可以思索,推敲诗的押韵。”因此,《沁园春•雪》的创作时间并不固定,很可能是在陕西袁家沟完成了初稿,在山西留村进行了修改。
王达成的回忆可以作为这种猜想的证据。王达成的回忆里说“主席说近日写了一首词让大家传阅”,这说明当时《沁园春•雪》已被写到了纸上,初稿已经完成。
由此可见,陕西袁家沟和山西留村都是《沁园春•雪》的创作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