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在周汉时期作为古鲁国的国都历经千年,地位特殊,留下大量的文化遗存,以“礼仪之邦”闻名中外,但由于时间久远、人物众多、事件繁杂,很多土生土长的曲阜人对于古鲁国兴衰成败的历程都说不甚清楚。下面让我们从认识古鲁国的4位开国君主入手开启对古鲁国历史的探究之旅。
一、代父就封的鲁公伯禽
伯禽,周公旦之子。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武王伐纣克殷后,“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周公被封为鲁公仍留在京都辅佐周武王,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周公担心天下人闻听武王讣讯而背叛朝廷,就登位代成王主持国家政权。“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在伯禽就任鲁公前进行了一番训诫:“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我作为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地位不可谓不高,但还要洗一次头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而起来接待贤士,生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居国自傲。”
现在曲阜周公庙元圣殿院内立着一块清代的石碑——《金人铭》碑,记载了2500多年前孔子观“金人铭背”的典故。碑文内容在汉刘向《说苑·敬慎篇》和《孔子家语·观周》中均有记载。“孔子观周,入后稷之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勿谓不闻,神将伺人。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诚能慎之,福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终,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逾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惑之,我独不徙。内藏我智,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弗我害。谁能于此?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孔子既读斯文,顾谓弟子曰:‘小子识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孔子当年走进周公庙,看到在庙堂台阶右侧立着一个嘴上扎了三道封条的铜人,在铜人的背上刻着周公叮嘱儿子伯禽如何立身处世的铭言,告诫他要谨言慎行,要防微杜渐,要谦卑内敛,要淡泊名利,要虚怀若谷,孔子看后颇为感慨。将金人置于周公庙内从祀周公,就是为了让后世子孙入庙时每每见之,从而牢记祖训,以铭文自诫。
伯禽即位之初曾因报政迟晚令周公失望。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後除之,故迟。”太公亦封於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後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後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是说伯禽当初受封至鲁,三年以后才向周公汇报施政情况。周公问:“为何如此迟晚?”伯禽说:“变其风俗,改其礼仪,要等服丧三年除服之后才能看到效果,因此迟了。”太公受封于齐国,五个月后就向周公汇报施政情况。周公问:“为何如此迅速?”太公说:“我简化其君臣之间的仪节,一切从其风俗去做。”周公叹息说:“唉!鲁国后代将要为齐国之臣了,为政不简约易行,人民就不会亲近;政令平易近民,人民必然归附。”由此看来,鲁公伯禽过度重视礼仪教化,对此作为父亲的周公并不十分赞赏。
伯禽即位后,管叔鲜、蔡叔度等人因不满周公摄政,于是挟持商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当时的淮夷、徐戎等也闻风兴兵作乱,前来攻打鲁国。伯禽率军到达肸邑(bì古地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抵御叛军,并亲自作《肸誓》,以严明军纪:“陈尔甲胄,无敢不善。无敢伤牿。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敬复之。无敢寇攘,逾墙垣。鲁人三郊三隧,歭(zhì,储备)尔刍茭、糗粮、桢干,无敢不逮。我甲戌筑而征徐戎,无敢不及,有大刑。”告诫全体将士:“准备好你们的盔甲,不准马虎。不得损坏牛栏马厩。马牛走失,奴隶逃亡,不准越次追逐,得到的要敬还原主。不许抢劫侵扰、越墙盗窃。三方远近郊区,备足草料、粮食、筑垒工具。我们甲戌日修筑营垒,征讨徐戎,不得迟误,否则处死!”将士们群情振奋,奋勇杀敌。伯禽带领将士奋战两年最终在周、齐的帮助下击败叛军,安定了鲁国。讨伐平定徐戎这件史事显示出伯禽不凡的军事才能。
伯禽在位46年,谨遵父亲的教诲,把鲁国治理得井井有条。闲暇之余,他时常想念远在镐京的父亲,于是在鲁城中用土筑了一个高台,经常登上去西望镐京,借以寄托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东野志》载:“古鲁城旧迹望父台,在城北一里。鲁公筑高台以望西京,思念其父。”望父台位于曲阜明故城以北1里左右,孔林林道以西,一座古台经过3000多年的风风雨雨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当地的百姓津津乐道于“望父台”的历史故事,对伯禽的一片孝心心存敬重。
因周公在兴周灭商、辅佐成王和创立周代礼乐制度方面功勋卓著,受到周王朝的极大尊崇。周公去世后,周成王“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成王特淮鲁国可以行郊祭天和庙祭文王之礼,让鲁国使用与周天子一样的礼乐,以此彰褒周公的德行。因此鲁国在立国之初就奠定了丰厚的周文化基础。而在后来“礼坏乐崩”的时代,鲁国则成为了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吴国公子季札访鲁曾“请观于周乐”,晋国正卿韩宣子访鲁,“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感叹“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为王也”。
从公元前11世纪中叶伯禽代父就封鲁公,至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楚考烈王伐灭鲁,共历34世,历时800余年,一直以曲阜作为鲁国国都。
二、家世显赫的鲁王张偃
张偃,是西汉第一代鲁王。祖父为赵王张耳,母亲是汉高祖刘邦和吕后的长女鲁元公主">鲁元公主,其父张敖曾经封为赵王,后来废为宣平侯,其姐姐为孝惠皇后,可谓家世显赫。他的外祖父刘邦、外祖母吕后、母亲鲁元公主">鲁元公主的身份地位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均有大量的记载或传说,在此不再赘述。
张偃的祖父张耳,曾参加过秦末农民起义军,因扶赵抗秦有功被项羽分封为常山王,常山被陈馀兵攻破后投奔汉王刘邦。公元前204年,汉高祖刘邦派张耳和韩信攻赵,张耳、韩信背水一战,突破了赵国的井陉,在泜水河畔杀死了陈馀,在襄国追杀了赵王歇。韩信报请汉高祖封张耳为赵王。公元前202年,张耳逝世,谥号景王。(《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张偃的父亲张敖袭封赵王后,汉高祖将大女儿鲁元公主">鲁元公主嫁给他做王后。在《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中记载了赵王张敖的一件有趣的史事: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从平城经过赵国,赵王张敖按照子婿的礼节从早到晚亲自侍奉饮食,态度极谦恭。汉高祖对他却非常傲慢,辱骂他。赵国国相贯高、赵午等人为自已的王受到侮辱而气忿不已,要寻机杀掉汉高祖。赵王把手指咬出血来说:“先父亡了国,是依赖高祖才能以复国,恩德泽及子孙,一丝一毫都是高祖的功劳,希望你们不要再开口。”贯高、赵午等人不听赵王劝阻,仍秘谋在柏人县馆舍的夹壁墙中隐藏武士截杀皇上。高祖到了此地,心有所动,就问道:“这个县的名称叫什么?”回答说:“柏人。”“柏人,是被别人迫害啊!”没有留宿就离开了。公元前198年,贯高的仇人向皇上告发此事,于是把赵王、贯高等人同时逮捕。赵午等十余人都争相刎颈自杀,贯高愤怒地骂道:“谁让你们自杀?如今这事,大王确实没有参与,却要一块逮捕;你们都死了,谁替大王辩白没有谋反呢!”皇上向赵国发布文告说群臣和宾客有追随赵王的全部灭族。贯高和宾客孟舒等十多人,都自己剃掉头发,用铁圈锁住脖子,装作赵王的家奴跟着赵王来京。审判张敖的罪行。贯高出庭受审,说:“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予了谋反,赵王确实不知。”官吏审讯,严刑鞭打几千下,用烧红的铁条去扎他,身上没有一处是完好的,但始终再没说话。吕后几次说张敖因为鲁元公主">鲁元公主的缘故,也不会做这种事,皇上愤怒地说:“若是让张敖据有了天下,难道还会考虑你的女儿吗!”不听吕后的劝告。廷尉把审理贯高的情形和供词报告皇上,皇上说:“真是壮士啊!谁了解他,通过私情问问他。”中大夫泄公说:“我和他是同乡,一向了解他。他本来就是赵国看重名义、不肯背弃承诺的人。”皇上派泄公拿着符节到舆床前问他。贯高仰起头看看说:“是泄公吗?”泄公慰问、寒喧一番后,问张敖到底有没有参予这个计谋。贯高说:“人之常情,有谁不爱他的父母妻子呢?如今我三族都因为这件事被判处死罪,难道会用我亲人的性命去换赵王吗!但是赵王确实没反,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与了。”他详细地说出了所以要谋杀皇上的本意,和赵王不知内情的情状。于是泄公进宫,把了解的情况详细地作了报告,皇上便赦免了赵王。皇上赞赏贯高是讲信义的人,就派泄公把赦免赵王的事告诉他,说:“赵王已从囚禁中释放出来。”因此也赦免贯高。贯高喜悦地说:“我们赵王确实被释放了吗?”泄公说:“是。”泄公又说:“皇上称赞您,所以赦免了您。”贯高说:“我被打得体无完肤而不死的原因,是为了辩白赵王确实没有谋反,如今赵王已被释放,我的责任已尽,死了也不遗憾啦。况且为人臣有了篡杀的名声,还有什么脸面再侍奉皇上呢!纵然是皇上不杀我,我的内心不惭愧吗?”于是仰起头来卡断咽喉而死。张敖被释放后,被封为宣平侯。从这件史事可以看出,张敖为人谦卑有礼,且颇受属下拥戴。
据《史记吕太后本纪》载:“宣平侯张敖卒,以子偃为鲁王,敖赐谥为鲁元王。”公元前187年,张敖去世后,张偃被外祖母吕后封为鲁王,改鲁县为鲁国。此次重建鲁国距楚考烈王灭鲁时隔62年,在此期间楚怀王曾封项羽为鲁公。张偃被封鲁王的第二年,“高后为外孙鲁元王偃年少,早失父母,孤弱,乃封张敖前姬两子,侈为新都侯,寿为乐昌侯,以辅鲁元王偃。”吕后怜惜外孙父母早亡,年幼孤弱,又封其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张侈和张寿为侯以辅佐张偃。“高后崩,诸吕无道,大臣诛之,而废鲁元王及乐昌侯、信都侯”(《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公元前179年,吕太后去世后,张偃被大臣们废掉了鲁王封号,他的两个哥哥同时被废侯。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复封故鲁元王张偃为南宫侯。”在《史记》中多处称张偃为“鲁元王”,而《汉书》和《资治通鉴》中则均称其为“鲁王”,且张偃的父亲张敖谥号为“鲁元王”,张偃的封号不可能与其父亲的谥号完全相同,可见,《史记》中记载有误,应为“鲁王”而非“鲁元王”。
这次,鲁国从建立到灭亡,存续仅8年,张偃也因为年少,并且生活在母亲及吕后的羽翼之下而没有什么作为,史书上对他的政绩也鲜有表述。
三、好治宫室的鲁王刘馀
刘馀,汉孝景帝之子。据《史记五宗世家》记载:“鲁共王馀,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准阳王。二年,吴、楚反破後,以孝景前三年徙为鲁王。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季年好音,不喜辞辩。为人吃。”鲁恭王刘馀在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淮阳王。第二年,“春正月,准阳王宫正殿灭。”吴、楚七国反叛被击败后,在孝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徙封为鲁王。他喜欢建造宫殿、苑囿,畜养狗马。晚年喜好音乐,不善辩说,说话口吃。
据《汉书传景十三王传》记载:“恭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当初刘馀为扩建宫室拆除孔子故宅旧墙时,忽然听到金石丝竹之声,有六律五音之美,立即停止拆除工作,结果在墙壁里发现了《尚书》、《礼》、《论语》及《孝经》等几十篇经典书籍。那么这些经书为何会藏匿到旧墙里呢?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下令焚烧《秦史》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官的私藏“诗”、“书”等也要限期交出销毁。这时,孔子的第九代孙孔鲋不忍心让这些珍贵的经书被毁掉,便将《尚书》、《仪礼》、《论语》及《孝经》等经书偷偷地藏于孔子故宅的墙壁内,自己跑到嵩山隐居去了。孔鲋所藏之书是用蝌蝌文写于竹简之上的,不同于当时经师们用隶书写的经典,人们就把它们称为“孔壁古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古文尚书》,据说它比《今文尚书》多十六篇。刘馀的无意之举使这些古籍得以重见天日也不失为中国文献史上的一大幸事。
好治宫室的恭王无法停止建造宫室的脚步,修建了雄伟壮观的“灵光殿”,东汉文学家王延寿曾为之作著名的《鲁灵光殿赋》。:“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余之所立也。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王延寿将灵光殿与当时长安的未央宫、建章宫相提并论,其宏丽程度想见一斑。在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内馆藏着一块西汉早期的刻石——北陛石,阶石的左端刻“鲁六年九月所造北陛”,鲁六年为鲁恭王六年,即汉景帝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为汉景帝子鲁恭王刘馀修建曲阜灵光殿之年。陛,“天子阶也”(《玉篇》),“北陛”应指汉鲁王宫北阶,即为灵光殿上所用。该石阶面浅雕双璧纹,立面阴刻菱纹,一端有卯榫,做工非常精美。1942年日军占领曲阜盗掘鲁国故城遗址时发现此石,位于鲁故城内汉鲁王宫殿区,即现周公庙东北约30米处的高地。该石是迄今发现的灵光殿唯一有纪年刻字的实物资料,虽然仅从一块出土的台阶石还无法完全断定灵光殿遗址所在,但至少为历史上对鲁灵光殿遗址是在古泮池附近还是在周公庙侧之争提供了考古实物依据。
在《史记田叔列传》记载了两则与其有关的史事:“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馀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馀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於是王乃尽偿之。”田叔刚刚到任,一百多位百姓主动找他,指责鲁王侵夺他们的财物。田叔抓住为首的二十个人,每人笞打五十大板,其余的人各打手心二十,对他们发怒说:“鲁王不是你们的君主吗?怎么敢毁谤君主呢!”鲁王听说后,非常惭愧,从内库中拿出钱来让国相偿还他们。田叔说:“君王自己夺来的,让国相偿还,这是君王做坏事而让国相做好事。国相我不能参与偿还之事。”于是鲁王就尽数偿还给百姓。
“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王以故不大出游。”鲁王喜欢打猎,田叔经常跟随进入狩猎的苑囿,鲁王总是要他到馆舍中休息,田叔常常走出苑囿,坐在露天地里等待鲁王。鲁王多次派人请他去休息,他终究不肯,说:“我们鲁王暴露在苑囿中,我怎能独自到馆舍中呢!”鲁王因为这个缘故不再大举出外游猎。
从以上史事我们可以看出,刘馀作为一位封建君主,既有其奢侈腐化、追求享乐的一面,同时又是一位知错能改、体恤臣属的国君。
据《汉书传景十三王传》载:“鲁恭王馀以孝景前二年立为淮阳王。吴、楚反破后,以孝景前三年徙王鲁。……二十八年薨。子安王光嗣,初好音乐舆马,晚节吝,唯恐不足于财。四十年薨。子孝王庆忌嗣,三十七年薨。子顷王劲嗣,二十八薨。子文王睃嗣,十八年薨,亡子,国除。哀帝建平三年,复立顷王子睃弟郚乡侯闵为王。王莽时绝。”从孝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鲁恭王刘馀徙封鲁王,至西汉哀帝建平三年(前4年)鲁国灭亡,共历5世5君,150余年。根据1970年对九龙山崖群2、3、4、5号墓的发掘考古资料看,里面埋葬的即为西汉这一时期的几位鲁王。其中3号墓出土有“王庆忌”铜印、“宫中行乐钱”以及刻有“王陵塞石广四尺”字样的挡墓石等,可知3号墓为第三代鲁王刘庆忌的墓。
四、明略善政的鲁王刘兴
刘兴,汉光武帝刘秀的侄子,刘秀长兄刘演之次子,过继给刘秀次兄刘仲为子。《后汉书列传宗室四王三侯列传》载:“北海靖王兴,建武二年封为鲁王,嗣光武兄仲。”建武二年(26年),刘兴被封为鲁王。“兴其岁试守缑氏令。为人有明略,善听讼,甚得名称。迁弘农太守,亦有善政。视事四年,上疏乞骸骨,征还京师,奉朝请。二十七年,始就国。明年,以鲁国益东海,故徙兴为北海王。”刘兴当年试任缑氏县令时,为人明智有方略,长于听理诉讼,甚得好名声。后迁升为弘农太守,也很有政绩。任职四年,上疏请求退职,被召回京师,封予奉朝请的闲职。建武二十七年(51),到鲁国就任鲁王。第二年,因鲁国并入东海国,徙封为北海王。“显宗器重兴,每有异政,辄乘驿问焉。”汉显宗刘庄非常器重刘兴,每当遇到大的政事,常传递文书向刘兴请教。刘兴在北海王任上三十九年去世,死后儿子敬王刘睦继嗣。
从建武二年(26年)至建武二十七年(51年)的26年间,刘兴在试任缑氏县令和弘农太守时显示出其审断案件、治国理政方面的不凡才能,其爵位有降有升。建武十三年(37年)二月,从鲁王降为鲁公。(“降赵王良为赵公,太原王章为齐公,鲁王兴为鲁公。”《后汉书本纪汉武帝纪下》),建武十九年(43年)闰四月,又从鲁公晋升鲁王。(“进赵、齐、鲁三国公爵为王。”《后汉书本纪汉武帝纪下》)。
刘兴赴国就任一年后,鲁国为何又隶属东海国管理呢?是鲁王刘兴有什么过错吗?我们可在《后汉书列传光武十王列传》中有关东海恭王刘强的一段记载中找到答案:“十九年,封为东海王,二十八年就国。帝以强废不以过,去就有礼,故优以大封,兼食鲁郡,合二十九县。赐虎贲旄头,宫殿设钟虡之县,拟于乘舆。强临之国,数上书让还东海,又因皇太子固辞。帝不许,深嘉叹之,以强章宣示公卿。初,鲁恭王好宫室,起灵光殿,甚壮丽,是时犹存,故诏强都鲁。”刘强因母亲郭后被废主动辞去太子位后,于建武十九年(44年)被封为东海王,建武二十八年(53年)到东海国就封。皇帝认为刘强被废太子不是因为本身有过失,而且去就有礼,所以优待大封他,兼食邑鲁郡,共有二十九县。并赐给虎贲旄头,宫殿中设有钟鼓之悬,还有乘舆。刘强几次上书让还东海国,又托皇太子坚决辞让。皇帝不允,深深地嘉许叹息,把刘强的奏章拿给公卿们看。因当时鲁恭王所建造的灵光殿还存在,且十分壮丽,所以皇上下诏让刘强以鲁为国都,于是东海国国都由郯县迁往鲁郡鲁县。可见,鲁国改郡是为了褒奖刘强让贤而实施的优待之举,和鲁王刘兴个人功过并无关系。
从建武二十八年(52年)起尽管古鲁国已作为一个郡隶属东海国管理,但古鲁城仍作为6世东海国国君的都城,其世系为东海恭王刘强、东海靖王刘政、东海顷王刘萧,东海孝王刘臻,东海懿王刘衹、东海王刘羡。刘强王东海时兼食鲁、都鲁之鲁地称东海国,刘强薨后的诸王食鲁、都鲁之鲁地称鲁国,一直持续到魏黄初二年(221年)曹魏代汉,废鲁国,置鲁郡,以鲁县为郡治。
纵观中国古代史,周汉时期古鲁国共经过4次建立和覆灭的过程,历41世国君。曲阜作为古鲁国(后来为东海国)国都达1300余年,诞生过伟大的文化圣人孔子;矗立过金碧辉煌的建筑奇观灵光殿;见证过西周王朝的礼乐归鲁、春秋战国的血雨腥风以及大汉盛世的繁荣富丽,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像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去挖掘。
上一个: 元成宗铁穆尔独生子——孛儿只斤·德寿介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