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曾经主持江西政局长达10年的国军陆军中将熊式辉被任命为东北行营(后改行辕)主任,主持东北接收工作。1个月后的10月18日,刚刚卸任昆明防守总司令及第五集团军总司令之职的国军陆军中将杜聿明被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指挥军队进入东北地区。
此后,熊式辉和杜聿明作为搭档,掌控东北地区的军政大权,权力很大。他们跺一跺脚,整个东北地区都会发生震动。
可是,熊式辉和杜聿明在东北地区时,被一些将领在背地里戏称为“东北二瘸”。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这是因为熊式辉和杜聿明的脚都有毛病。
先说熊式辉。
熊式辉和杜聿明为什么被戏称为“东北二瘸”?背后有故事" />
熊式辉是江西省安义县人,长得仪表堂堂,人高马大,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曾经两次担任淞沪警备司令一职。1930年,蒋委员长找他商量,打算让他去浙江主政。熊式辉觉得,浙江是繁华富庶之地,在那干得再好也是锦上添花,显示不出自己的能力,就自告奋勇地提出去较为贫穷的江西主政,为家乡父老乡亲办点实事。
于是,1931年,熊式辉奉命前往江西走马上任。当年12月15日,熊式辉乘坐飞机上海出发,前往江西南昌。可是飞机刚起飞就出事了,一头栽到一条帆船的桅杆上。不得不说,熊式辉的命真大。机上人员大部分都遇难了,熊式辉却侥幸地捡回一条命。
经过精心治疗,熊式辉恢复了健康,只是左脚折了一截,比右脚短了1厘米。此后,熊式辉走路时一瘸一拐。
再说杜聿明。
熊式辉和杜聿明为什么被戏称为“东北二瘸”?背后有故事" />
杜聿明是陕西省米脂县人,生于1904年,比熊式辉小了9岁。杜聿明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在北伐战争中崭露头角,在抗日战争中表现亮眼,特别是在昆仑关战役里重挫日军王牌军、号称“钢军”的第5师团,击毙日军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
与熊式辉一样,杜聿明的脚也有毛病。只不过,熊式辉是左脚有毛病,杜聿明是右脚有毛病:右腿比左腿短了1厘米。杜聿明右脚是怎么瘸的?这一点目前已成未解之谜,期待有心人查证。
同时,杜聿明眼睛高度近视。为了保持军人形象,杜聿明又很不喜欢戴眼镜,由此闹出了一些趣事。
熊式辉和杜聿明为什么被戏称为“东北二瘸”?背后有故事" />
杜聿明在功德林监狱接受改造时,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由于他在入狱前职务很高,大家平时不敢笑他。一次,杜聿明去参加学习时,走路突然不拐了。他自己也感到很奇怪,坐下来摸脚底,一摸之下,抓住了一只老鼠的尾巴。原来,他脚底踩到了一只死老鼠。杜聿明没有看清楚老鼠,自言自语地说:“哟,原来是一条麻绳呀。”顿时大家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熊式辉和杜聿明同时在东北地区任职时,经常会同时参加一场会议。他们在一起走路时,一个往右拐,一个往左拐,那场面实在滑稽,成了不少将领在背地里的笑料。
熊式辉和杜聿明为什么被戏称为“东北二瘸”?背后有故事" />
蒋委员长安排熊式辉、杜聿明在东北地区任职,掌控东北地区军政大权,无意中出现了“东北二瘸”的现象,这肯定不是故意安排,而是无心之失。毕竟,在竞争激烈的东北战场,自己的将帅弄出这样的笑话,首先在气势上就输了一筹,这叫“不战而屈己之兵”嘛,难怪国军在东北战场节节败退。
由于东北战局的屡战屡败,蒋委员长对熊式辉和杜聿明非常不满意。1947年8月28日,南京方面正式宣布了3条命令。一是解除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的职务。二是撤销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杜聿明不再担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三是由参谋总长陈诚出任东北行辕主任。此后,东北地区由陈诚掌握大局。
熊式辉和杜聿明为什么被戏称为“东北二瘸”?背后有故事" />
熊式辉被免去东北行辕主任后,任职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的虚职。1949年后,熊式辉先后去了东方之珠和宝岛,过着波澜不惊的晚年生活,直至1974年6月21日病逝于台中,终年81岁。
杜聿明卸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后,在上海养了一段时间的病,很快被起用,担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辽沈战役爆发后,国军兵败如山倒,杜聿明被派往东北战场“灭火”,担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实际主持工作。辽沈战役结束后,杜聿明回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参与指挥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结束时,杜聿明被俘,被关进功德林监狱接受改造。1959年12月4日,杜聿明被特赦出狱,1981年5月7日,因患肾衰竭逝世,享年77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