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那么分封制和宗法制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希望对你有用!
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 亲属,功臣或先代贵族,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 封国或 藩国等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等。
为了维护 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
①服从 周天子的命令;
②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
③随从作战;
④交纳贡赋;
⑤朝觐述职的义务。
同时,诸侯在自己的 封疆内,又对 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秦始皇大一统,废除分封制,实行 郡县制。汉初又兼采之,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其性质不全相同。
分封制的命名
张岂之认为:西周的分封制称为封建,即 封邦建国。
分封制即狭义的封建,但不等同于封建。
分封制的特点
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土地管理权、行政权和军权,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分封对象多元化,同姓亲族是主体。
分布区域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同姓亲族分布在战略要地和富庶地区。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宗法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权。后来,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宗法制建立的目的在于保持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想要知道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首先要清楚的明白这两种法制的概念和含义。分封制是为了加强西周君主手中的统治权,将国家的土地分成若干份然后派出诸侯过去镇守和管理,这种制度是对土地和人民统治的一种措施,同时也是为了防止统治阶层发生矛盾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制度,当时这个阶级因为权力和经济产生了一些潜伏的冲突,只有通过这种手段才可以避免冲突升级。而这个制度的前提是必须要听从君主的号令,原则上则是根据君主的亲密程度和功劳的大小进行分封的。
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在于宗法制是用血缘来维护政治上的秩序,通过血缘来进行等级的分配,也就是说嫡长子占有绝对的优势来继承统治权,而诸侯其他的儿子只能作为一些少量的财产,并且在地位上也是在嫡长子之下的。宗法制也是分封制的一个重要基础,这就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
除此之外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还在于一种是政治制度,后者则是一种社会上流行的社会秩序,一切都是在宗法制的基础上发展的,但是宗法制的存在又证明了分封制的成功。
看过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是什么的人还看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