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4代,17王(一说13代、16王,主要是存在太康失政的问题),400多年,后为商朝所灭。夏朝因什么灭亡的呢?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夏朝因什么灭亡的资料,仅供参考。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兴兵伐夏,在战前他举行了隆重的誓师仪式,《尚书序》记载: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誓师后商汤选良车70乘,必死之士6000人,联合各方国军队,采取战略大迂回,绕道至夏都以西突袭夏都,夏桀仓促应战,西出拒汤,同商汤军在鸣条展开决战。决战中商汤军奋勇作战,一举击败了夏桀的主力部队,夏桀败退后归依于属国三朡(今山东省定陶县东一带)。商汤乘胜攻灭了三朡,夏桀率少数残部逃往南巢(今安徽省巢湖市),不久病死。商汤回师西亳(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召开了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会,得到3000诸侯的拥护,取得了天下之主地位,夏朝正式宣告灭亡。
孔甲乱政,夏王朝的统治日益衰落。
直至夏的最后一个国王桀,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虽然有智有勇,但很残暴凶残,杀人成性,加上酗酒好色,劳民伤财,残害百姓。东边的商国便趁机骑兵伐桀,灭掉了夏朝。夏自禹至桀,历十四世十七王,存在了将近五百多年时间。
夏王不降死后,孔甲继位,夏朝开始衰落。孔甲加强了对于天神的崇拜,《左传》上说他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认为孔甲对天帝恭顺,并且得到天帝的赏赐。《史记夏本纪》谓孔甲,这是可信的说法。春秋时期的人说孔甲乱夏,四世而陨,所谓乱夏是指孔甲改变了夏朝的传统做法。相传,陶唐氏的后代御龙氏因为驯龙失职,而在孔甲时惧而迁去,可见孔甲时期,夏与许多方国部落的关系趋于紧张。然而,当时的夏朝在诸方国部落中尚有一定影响,还没有达到众叛亲离的地步,所以古本《纪年》说孔甲以后两传至后发继位时,一些东夷部落还宾于王门,献其乐舞,以表示祝贺。
孔甲以后四世即履癸,名桀,又称夏桀。相传桀甚勇武,《史记律书》说他手搏豺狼,足追四马。他的最终失败跟桀时夏与诸方国部落的关系恶化很有关系。《国语晋语》说夏桀伐喜姓之国有施氏,有施氏以妹喜女焉,才得免。古本《纪年》说桀伐岷山氏,岷山氏送名琬和琰的美女二人给桀,为桀所嬖爱,桀遂弃其元妃于洛,曰末喜氏。末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间夏。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夏桀曾经为仍之会,有缗叛之。有缗氏是帝舜后裔,为姚姓之国,因不服桀,而被夏所灭。《国语郑语》说已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夷、豢龙,则夏灭之矣。桀还将商族首领汤囚禁于夏台,后虽释之,但与商族关系已经完全破裂。总之,夏朝末年,许多方国部落叛离桀而归服商汤。夏桀失去了诸方国部落的支持,这是夏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桀的对内政策也是很错误的。《尚书汤誓》载商汤语指责夏桀: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是日曷丧?予及汝皆亡!西周初年的周公曾经指责夏桀用人失当,桀德乃弗作往任,是惟暴德,罔后,认为夏桀的行为不遵循以往任用官员的准则,所以其暴虐行为使夏灭绝无后。据《尚书多方》篇记载,周公还指出,夏桀贪图安逸,不顾民瘼,不肯戚言于民,乃大淫昏,不克开于民之丽,乃大降罚,夏朝统治者只顾自己享乐,不肯忧虑民众疾苦,不能放开束缚民众的罗网,所以才被商灭亡。古本《纪年》说夏桀作倾宫、瑶台,殚百姓之财,其臣关龙逢谏,被夏桀杀掉。夏朝的一些大臣因不满桀的残暴统治,而投靠商汤,据《吕氏春秋先识》篇说连夏朝的太史令终古都叛桀而奔商。夏桀末年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
夏朝后期,商族强大起来。大约在前16世纪时,商汤联合诸侯势力,先翦灭韦、顾、昆吾等夏的羽翼,然后进军夏朝腹地。桀仓皇应战,在有娀之墟被打败后,逃往鸣条,又大败,遂退于三..。桀在惨败之后,被放逐。《史记律书》正义引《淮南子》说:汤伐桀,放之历山,与末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之山而死。南巢之山在今湖北巢县,桀死于此处应当是夏朝覆灭以后的事情。
看了夏朝因什么灭亡的的人还看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