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隋朝

隋文帝杨坚兴佛建寺之谜

作者:未知点击量:306  来源:历史知识网

帝王档案

杨坚:公元581年-604年在位,性格深沉稳重、孤傲多疑。北周隋王,后废杀北周静帝宇文阐而称帝,建立隋朝,开皇7年灭后梁,9年灭陈,结束南北朝分立局面,统一全国。在位23年,统一中国,推行均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增加收入;改革官制,确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开科举制先河,以科举选拔朝廷官吏。他内修制度,外抚四夷,崇尚节俭,勤理政务。对反叛旧臣、豪强大吏,诛夷罪退,毫不手软;对百姓则实行较宽缓的政策。但晚年好猜疑,不善明察,听信谗言、任用小人,且不悦诗书,迷信符瑞,崇信佛道。隋朝统治的短暂跟他有一定的关系。他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家,被儿子杨广谋杀,终年64岁,死后葬于泰陵(今陕西武功县西南20里处)。谥号文皇帝,庙号高祖。隋文帝兴佛建寺之谜自从周武灭佛后,佛教元气大伤,隋文帝登极后,大兴佛教,隋唐佛教之盛,历史上称为黄金时代。谈到复兴佛教的功臣——隋文帝,我们就不得不从他的出身及童年的生活谈及他是如何弘扬佛法的。

●文帝出世紫气满庭

隋文帝杨坚降生在般若寺内,临盆时,红光照室,并有紫气满庭,紫气之色,能使人的衣服为之变紫,顿使寺内之人,见此异状,惊异不已!六月的天气炎热,褓母用扇子为小儿扇风,小儿怕冷,畏寒几绝,已经哭不出声来。

这时,忽然有一比丘尼,无因而至,对文帝的父亲说:“你们不用为此儿担心,他有天佛所佑。”并替小儿取一乳名——那罗延,梵语那罗延,含金刚不坏之义。这位比丘尼又说:“此儿来处不比寻常,你们俗家秽杂,由我来抚养。”文帝的父母既不认识那尼师,当然不愿意将爱子让一个尼师来抚养。可是那罗延小儿很怪,他看见尼师就不哭。一离开神尼他就啼哭不休,使得太祖全家无法制止儿啼,后来只有忍痛让神尼来抚养。

太祖割宅为尼寺,开一小门相通,小儿由神尼带去抚养,因此文帝在褓襁之际,就与神尼过着出家生活,吃斋奉佛,有十三年之久。

●智仙神尼梵行高远

上面所说神尼法名智仙,河东蒲坂刘氏女。她从小出家,而且精研佛法。有一天她忽然不见了,寺内和尚怕她堕入井中,到处寻找,原来她在佛堂中俨然如禅者入定。那时她只有7岁,可见神尼生来就不平凡。从此以禅定为她专修功课,并常言吉凶成败之事,莫不奇验。她住的般若寺也就是文帝降生之地。

●皇妣抱儿化身为龙

当初神尼领养那罗延时,曾与其父母有所约定,不得她的允许,不得随便抱看小儿。有一天,皇妣很想念儿子,乘神尼离开时,就偷偷走进儿房,从床上将小儿抱起,忽然发现抱在手上的小儿竟是一条龙,惊惶恐怖,双手发抖,小儿堕地大叫。皇妣来时,神尼不知,及至闻声赶来一看,见小儿坠地上,就将小儿从地上抱起来对皇妣说:“为什么要来妄触我儿?令其晚得天下。”从此皇妣们都不敢来抱此儿,全由神尼负责教养。

那罗延7岁时,神尼有一天对他说道:“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

神尼沉静寡言,精修道业。文帝在寺内由神尼教养,一直到13岁,方始离开佛寺回到自己家中。而神尼在般若寺内,住了四十余年,从不走寺门之外,到了周武灭法,神尼才隐住皇家,内著法服,戒行不改。

文帝后来果然如神尼所说:自山东入为太子,重兴佛法,皆如神尼数十年前的预言。

●舍利神异数之不尽

文帝即位时,智仙神尼早已圆寂,为了要报她的恩德,敕令史官王劭为神尼作传,并发大愿,度僧弘法。文帝常常在群臣前怀念“阿奢梨”(这是他小时对神尼的称呼,意为“依止师”)。文帝又说:“我兴由佛法,而好食麻豆,前身似从道人中来(那时称出家人为道人),由小时住寺至今,乐闻钟声。”

仁寿元年文帝和皇后在宫内感获舍利,并放光明,以砧锤试之,一无所损。因此忆起往年,当文帝未登位时,遇一梵僧,以舍利一布袋送给他,并对他说:“檀越他日为普天慈父,此是大觉遗灵,故留与供养。”僧去后,再找此僧也没有了。

文帝登基时,曾与昙迁法师各置舍利于掌上而数,或少或多,始终无法数定,迁法师说:“诸佛法身,过于数量,非世间所测。”文帝用七宝瓶贮之,及至海内大定,这才忆起梵僧之言。因此将舍利分送各州郡建塔供养,塔下皆图有智仙神尼之像。有的书中记载舍利是智仙神尼的舍利,南京摄山栖霞寺就有这样一座舍利塔,塔上出有智仙神尼的像,不知者都说是神尼的舍利,其实不是。这是文帝建塔给像报恩之义。

文帝在塔铭上说:“菩萨戒佛弟子,大隋皇帝坚,敬白十方一切三宝,弟子蒙三宝福佑,为苍生君父,思与民庶,共建菩提,今故分布利,诸州供养,欲使共修善业,同登妙果,仍为弟子,法界幽显,三涂八难,忏悔行道。奉请十方常住三宝,愿起慈悲,受弟子等请,降赴道场,证明弟子,为诸众生,发露忏悔。”

●建塔佛事异僧出现

仁寿元年六月十三日,是隋文帝降生之日,文帝在他生日那天,怀念父母深恩,延请大德沙门,诵经论道,欲在海内选择三十个清静佛寺,建塔供养,栖霞山的舍利塔,就是在仁寿元年第一次所建的。

文帝还下诏道:“朕归依三宝,重兴圣教,思与四海,共修福业,今使现在未来,俱获利益,宜请沙门三十人,能解佛法,堪宣遵者,各带待者散官,分道送舍利于诸州起塔。尽卅位现有高僧为朕及所有人民幽显生灵,七日行道,当地的官员,刺史以下,放假七日,停止常务,专知建塔之事,同时要在十月十五日正午入函一时起塔。”

皇帝在起塔这一天早上,在左京大兴殿西,迎请佛像,沙门三百六十人上殿,左右密报人数三次,都是三百六十一人,多出一僧来,帝见一异僧,披褐色衣对左右说:“勿惊置之。”等到行道完毕,再找这位异僧,已不复见。文帝说:“佛法重兴,立舍利塔,必有感应。”果如其言,各地都有瑞应奏闻。

单字解释:

上一个: 隋文帝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的

下一个: 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的故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