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之治,是指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在北周的基础上,开创的政治稳固、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的盛世局面。隋朝开皇时期,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隋文帝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分裂的中国,结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将被改成鲜卑姓的汉人大臣以及府兵将士,恢复汉姓。另外,隋朝在选官上,废除九品中正制,设立分科考试制度选拔官员;在官僚制度上,采用五省六曹制,后改称五省六部制,被唐朝所仿效。隋文帝建立了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并且励精图治,崇尚节俭,发展生产,对社会各个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对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起了积极的作用。
杨坚不仅政治方面卓有成效,在经济上也颇有建树,那就是统一钱币和度量衡。南北朝时期,各国的钱币各自为政,非常混乱,北周有永通万国、五行大布、五铢三种钱币,但到了南方流行五铢、六铢等钱,而岭南诸州用盐、米、布进行实物交易。开皇三年(583),文帝下令铸造五铢钱,规定每千文重四斤二银两,作为全国通用货币,其它钱币则禁止流通,在此以后的各种钱币,全部废除,不许再用,如有敢私铸钱币者立即诛杀。
与钱币同样混乱的是度量衡,南北朝时,各国度量衡的标准不一,如北朝魏、齐一斗等于古二斗(古斗指王莽时所定的标准),一斤等于古二斤;北周则一斗比古斗仅大6%,一斤比古斤仅多二两;南齐则一斗等于古一斗五升,一斤等于古一斤八两。长度方面,北朝一尺比古尺增二至三寸,南朝则增不到一寸。全国度量衡的不一致,给工商业发展带来很大不便。杨坚重新规划了度量衡,规定隋一尺等于古尺一尺二寸八分,等于南朝的一尺二寸;隋一斗等于古斗三斗;隋一斤等于古三斤,并下令在全国推行。度量衡的统一对全国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评价说:“三代以来,权量之制,自隋文帝一变。”由于唐沿隋制,宋、元、明、清又沿袭唐制,因此,历代再无更大变化。
鉴于东汉至隋南北分裂达400多年之久,民生困苦,国库空虚,故自开皇九年,杨坚统一天下后,即以富国为首要目标,轻徭薄赋以解民困,在确保国家赋税收入之同时,稳定民生。其民生政策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对于户籍制度的建立,为有效地控制广大农村,杨坚制定了保闾制度,把统治触角深入最基层的家庭单位,在此基础上下令在全国州县“大索貌阅”,就是普查户口,对隐瞒户口加以制裁,还要接受惩罚,发配边疆,“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以一户6口计,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这个数字,在唐朝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这些举措防止地方豪强和官僚勾结,营私舞弊。将从豪强手里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增加了国家的劳动力,调动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掌管的纳税人丁数量大增。又实行“输籍法”,即经济普查,按照经济条件征收个税,规定上限和标准,这样百姓就无法逃税,地方官吏也不能随意加重百姓的盘剥。通过对户籍的整顿,增加了均田户数,税收的来源和府兵兵源的扩大,这样就对王权的加强起了很大作用。史称“隋代之盛,实由于斯”。
土地政策一直是困扰历代统治者的主要问题,各个王朝衰落的最突出表现就是土地兼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导致贫富不均,从而引发天下大乱。在中国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人都渴望平均平等,但结果却总是不平均不平等,这似乎成了一个规律,就拿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来说,每朝每代之初,人人有田,人人温饱,相差不大,但慢慢地,两极分化就出现了,有人上升成为地主,有人下降成为佃农,物极必反,于是天下又乱成一锅粥,等到又建立一个新朝后,一切又回到起点,人人有田,人人温饱。
隋之富饶既非重敛于民,究其原因,与全国推行均田制有关。此举既可增加赋税,又可稳定经济发展,且南朝士族亦渐由衰弱至于消灭。均田制能顺利推行,对隋初经济发展收益甚大。均田制始自北魏孝文帝,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都承袭这个制度,隋朝新建,仍然实行此项制度。杨坚推行均田法,瓜分那些抵制均田的地主豪绅们的土地,给无地的贫农和雇农,或者是鼓励农民向地广人稀的地方迁移,大量垦荒。从公元598年到605年,全国的耕地面积大为增加,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44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均田令规定:自诸王以下至正七品的都督,受永业田从100顷递减至40顷。至于普通百姓,丁男一人受永业田20亩、露田80亩,妇女受露田40亩。奴婢5口给1亩。永业田不归还,露田在受田者死后归还。另外又规定,受田并承担赋役者,从18岁提高到21岁,劳役从11岁提高到16岁,力役时间则从每年一个月减至20天,而未被役的丁男可纳绢代替,称为“庸”。户调绢从一匹(四丈)减为二丈。年满50岁者,还可减免。这样,隋初的赋役便比前代大为减轻了。
为提倡储粮备灾,积谷防饥,杨坚号召深挖洞,广积粮,在各地设立仓库,分官仓、义仓。官仓作粮食转运、储积用,义仓则备救济之需。隋朝的官仓、义仓储积粟帛为历朝之最,“资储遍于天下”,能供五六十年之需。经过隋末天灾人祸,唐朝立国20年后,隋朝在各地的库储尚未完全用尽,可以想见其数量的骇人之巨。
开皇之治,是长期分裂后出现的短期繁荣,它是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双方一致努力得来的。而继任者不察民情,不恤政事,横征暴敛,开皇之治就只能成为过眼云烟,不可能长久维系。
《隋书》评价“开皇之治”:“七德既敷,九歌已洽,要荒咸暨,尉候无警。于是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考之先王,足以参踪盛烈。
上一个: 陈朝名将侯安都竟然纵容手下作奸犯科
下一个: 唐代宫廷女子喜欢“袒胸露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