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朝

作为北宋的都城,汴京城如何做到容纳那么多人的?

作者:未知点击量:322  来源:历史知识网

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建立宋朝,以开封作为都城,简称汴,古称“汴州”、“东京”、“汴京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看吧。

常说唐代的长安、北宋的开封都是“国际化大都市”。“国际化大都市”对今天的我们而言确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但你可曾想过,唐宋时的基础建设是全然无法和今日相比的。作为一座古城,汴京又是如何做到容纳百万人的呢?

一、从《清明上河图》窥汴京布局

举世闻名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以北宋都城汴京为素材,将真实的汴京生活永远而生动地保存了下来。而在这幅画中,我们所能窥见的不仅是汴京人的生活,还有汴京的城市规划。

在《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构成汴京城的“部件”:虽然因为商业的发展坊里制崩溃,坊里间的围墙被拆除,但汴京城的城墙、城楼和护城河依然存在。以此为基准,城内主干道垂直于城门,次要街道平行于城门。又以街道为基础,街市的景观成为北宋政治、经济和市民文化的承载,于熹微处展露着北宋的风华。

在《清明上河图》中,我们还能见到汴京城的河市与乡野。以汴河为主干,以虹桥为标志,汴京人建起滨河街道和码头,将水与砖石巧妙融合。而在砖石之外,阡陌分割农田,涓流环抱民居。城内的繁华虽在此处不可见,但自然与舒适却蕴含在每一栋屋舍间。

在《清明上河图》中,我们还能见到汴京城的河市与乡野。以汴河为主干,以虹桥为标志,汴京人建起滨河街道和码头,将水与砖石巧妙融合。而在砖石之外,阡陌分割农田,涓流环抱民居。城内的繁华虽在此处不可见,但自然与舒适却蕴含在每一栋屋舍间。

二、汴京的日常公共空间

汴京城能有《清明上河图》所展现的那般美,当然不是自然的鬼斧神工。应该说,它在全盛时期能容纳约150万人,靠的正是其出色的城市规划。

汴京城是“三套方城”,最内层为皇城,第二层为里城,第三层为外城(又称“罗城”)。除皇城外,另两层都可视作城市的公共空间。在建设之初,这座城市即被规划得“方方正正”,城内由道路分隔,形成井字形方格网。区域内的汴河、蔡河、五丈河和金水河被早早地与护城河相连,形成沟通各处的水道。

基础布局决定了汴京城的基本建筑格局,以及供水和交通的总体情况。人们在政府部下的大局里建起各式各样的建筑,自发地打破商业区和住宅区的界限,为汴京创造出一条条繁华的街巷。而政府又组织建设了较为完善的绿化体系、排水系统和防洪体系。

因而北宋汴京的公共空间,算得上是政府主导加民众建设的结合体。政府的系统规划为汴京成为大都市打下了基础。后期的建设,尤其是绿化和水利,又为城市生活的维系提供了重要支撑。而汴京城的繁华离不开每一位居民。他们的创造力给了这座城市以色彩,他们的活力给了这座城市以生机。

三、汴京的礼仪空间

而除了公共空间,汴京作为一国之都,其中的礼仪空间也不容忽视。所谓“礼仪空间”,即“是与国家权力的正当性直接相关的神圣场所,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国家仪式的场所”。

乾德三年(965),宋太祖赵匡胤参照传统与风水,在汴京中轴线的南端,也就是城南熏门外七里处建起专门举行祭天仪式的圜丘坛。在汴京中轴线的左右,坐落的则分别是太庙和社稷。但不同于常见的左右对称,汴京的这两处礼仪场所存在交错。且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太庙和社稷虽然神圣,却并未与公共空间隔绝。太庙旁不仅有道观、佛寺,甚至还有花柳街巷。

以中轴线为基准,汴京还有文庙、武庙,以及大量佛寺、道观。景灵宫、玉清昭应宫、乾隆观、会灵观、袄庙、泰山庙、城隍庙、浚沟庙……这些你也许闻所未闻的宗教场所,有的其实曾是民间建造,但后来都被北宋政府纳入国家体系,成为城内礼仪空间的构成部分。

四、汴京城与汴京居民

说到这,你可能已经觉察到汴京百姓在汴京城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诚然古代的都城都是由政府设计并完成大部分建设的,但在市民文化兴盛的汴京普通百姓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汴京城的建筑却多由居民们自己确定并建造。正是这份自由,让汴京不复条条框框,有了《清明上河图》中可见的繁华。

此外,汴京城内为人所称道的排水系统、绿化体系等,固然是政府的杰作,但建设的目的也兼顾了城内百万居民的需要。这点与前朝在建设都城时更侧重宫城的需要有着显著区别。因而汴京城的存在,或许就是在提醒我们,一座城市的建设必须要充分考虑市民的需要,要蕴含足够的人文关怀。不然,汴京城的繁华就只能存在于北宋汴京城,不能在后世重现。

上一个: 李牧是赵国的大将,为何赵王却要杀了他呢?

下一个: 赵惠文王有多喜欢剑术?完璧归赵的典故是怎么回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