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古

黄帝战蚩尤的神话故事

作者:未知点击量:422  来源:历史知识网

黄帝蚩尤的故事,最早在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中有记载。黄帝蚩尤你了解吗?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黄帝蚩尤的故事,希望对你有用!

黄帝蚩尤的故事

黄帝打败炎帝之后,许多诸侯都想拥戴他当天子。可是炎帝的子孙不甘心向黄帝臣服,几次三番挑起战争,尤以蚩尤为甚。

蚩尤炎帝的孙子。据说,蚩尤生性残暴好战,他有八十一个兄弟,都是能说人话的野兽,一个个铜头铁额,用石头铁块当饭吃。蚩尤原来臣属于黄帝,可是炎帝战败后,蚩尤在庐山脚下发现了铜矿,他们把这些铜制成了剑、矛、戟、盾等兵器,军威大振,便起野心要为炎帝报仇了。蚩尤联合了风伯、雨师和夸父部族的人,气势汹汹地来向黄帝挑战。

黄帝生性爱民,不想战伐,一直想劝蚩尤休战。可是蚩尤不听劝告,屡犯边界。黄帝不得已,叹息道:我若失去了天下,蚩尤掌管了天下,我的臣民就要受苦了。我若姑息蚩尤,那就是养虎为患了。现在他不行仁义,一味侵犯,我只有惩罚不义!于是黄帝亲自带兵出征,与蚩尤对阵。

黄帝先派大将应龙出战。应龙能飞,能从口中喷水,它一上阵,就飞上天空,居高临下地向蚩尤阵中喷水。刹那间,大水汹涌,波涛直向蚩尤冲去。蚩尤忙命风伯雨师上阵。风伯和雨师,一个刮起满天狂风,一个把应龙喷的水收集起来,反过来两人又施出神威,刮风下雨,把狂风暴雨向黄帝阵中打去。应龙只会喷水,不会收水,结果,黄帝大败而归。

不久,黄帝重整军队,重振军威,再次与蚩尤对阵。黄帝一马当先,领兵冲入蚩尤阵中。蚩尤这次施展法术,喷烟吐雾,把黄帝和他的军队团团罩住。黄帝的军队辨不清方向,看不清敌人,被围困在烟雾中,杀不出重围。就在这危急关头,黄帝灵机一动,猛然抬头看到了天上的北斗星,斗柄转动而斗头始终不动,他便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指南车,认定了一个方向,黄帝这才带领军队冲出了重围。

这样,黄帝蚩尤一来二去打了七十一仗,结果是黄帝胜少败多,黄帝心中非常焦虑不安。这一天,黄帝苦苦思索打败蚩尤的方法,不知不觉昏然睡去,梦见九天玄女交给他一部兵书,说:带回去把兵符熟记在心,战必克敌!,说罢,飘然而去。黄帝醒后,发现手中果真有一本《阳符经》。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画着几个象形文字天一在前,太乙在后。黄帝顿然悟解,于是按照玄女兵法设九阵,置八门,阵内布置三奇六仪,制阴阳二遁,演习变化,成为一千八百阵,名叫天一遁甲阵。黄帝演练熟悉,重新率兵与蚩尤决战。

为了振奋军威,黄帝决定用军鼓来鼓舞士气。他打听到东海中有一座流波山,山上住着一头慢兽,叫夔,它吼叫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黄帝派人把夔捉来,把它的皮剥下来做鼓面,声音震天响。黄帝又派人将雷泽中的雷兽捉来,从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头当鼓槌。传说这夔牛鼓一敲,能震响五百里,连敲几下,能连震三千八百里。黄帝又用牛皮做了八十面鼓,使得军威大振。

为了彻底打败蚩尤黄帝特意召来女儿女魃助战。女魃是个旱神,专会收云息雨。平时住在遥远的昆仑山上。

黄帝布好阵容,再次跟蚩尤决战。两军对阵,黄帝下令擂起战鼓,那八十面牛皮鼓和夔牛皮鼓一响,声音震天动地。黄帝的兵听到鼓声勇气倍增;蚩尤的兵听见鼓声丧魂失魄。蚩尤看见自己要败,便和他的八十一个兄弟施起神威,凶悍勇猛地杀上前来。两军杀在一起,直杀得山摇地动,日抖星坠,难解难分。

黄帝蚩尤确实不好对付,就令应龙喷水。应龙张开巨口,江河般的水流从上至下喷射而出,蚩尤没有防备,被冲了个人仰马翻。他也急令风伯雨师掀起狂风暴雨向黄帝阵中打去,只见地面上洪水暴涨,波浪滔天,情况很紧急。这时,女魃上阵了,她施起神施,刹那间从她身上放射出滚滚的热浪,她走到哪里,哪里就风停雨消,烈日当头。风伯和雨师无计可施,慌忙败走了。黄帝率军追上前去,大杀一阵,蚩尤大败而逃。

蚩尤的头跟铜铸的一样硬,以铁石为饭,还能在空中飞行,在悬崖峭壁上如走平地,黄帝怎么也捉不住他。追到冀州中部时,黄帝灵感突现,命人把夔牛皮鼓使劲连擂九下,这一下,蚩尤顿时魂丧魄散,不能行走,被黄帝捉住了。黄帝命人给蚩尤戴上枷栲,把他杀了。害怕他死后还作怪,便把他的身和首埋在了两个地方。蚩尤死之后,他身上的枷栲才被取下来抛掷在荒山上,变成了一片枫树林,那每一片枫叶,都是蚩尤枷栲上的斑斑血迹。

黄帝打败蚩尤后,诸侯都尊奉他为天子,这就是轩辕(黄帝的名字)黄帝。轩辕黄帝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定居中原,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根基。

黄帝蚩尤

黄帝蚩尤的故事,最早在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中有记载,《山海经大荒北经》: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向。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中华象征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凡是中华儿女,都把黄帝炎帝并称为自中华民族的始祖,即华夏儿女,炎黄子孙。鲁迅先生也把黄帝作为伟大的民族象征。他在一首诗中说:我以我血荐轩辕,就是说要用自己的鲜血来保卫中华民族。每逢清明节,中国人民纷纷来到黄帝陵,以崇敬的心情,拜谒这位民族之祖。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来到大陆,差不多也都要到这里来寻根,表示后代对祖先的敬意。人们都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悠悠五千年过去了,黄帝的形象一直激励着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作出更多的贡献。

联盟首领

用人类科学的观点来解释,黄帝约是属于中国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一位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还是部落时期。仅黄河中游至汾水之间,就有大小一万个以上的部落,当然人数不一,原始氏族社会都是群居的,阶级和国家还没有产生。黄帝的部落聚居的地方,历史记载各有不同。有的说,黄帝曾居住在河北涿鹿县的山弯弯里,史书上叫做涿鹿之野。也有的说,他的部落居住在今河南新郑一带,名曰轩辕之丘。这说明当时大约还没有完全定居,部落经常迁徙,黄帝部落大体活动在今天陕西、河南、河北沿黄河一线。

人文之祖

在上古传说中,黄帝是个非常聪明能干的人物。他既会推算天文,制定出中国最早的历法,又会发明对人有用的东西。他还精通医术,和神医岐伯一起研究出一套诊治方法。他和岐伯关于医学的对话,被后人编成中国最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黄帝的妻子嫘祖也很能干,她教人民养蚕,总结出一套喂蚕、缫丝、织帛的经验。从此,人们既会制衣,又会作冕,还能制鞋,从上到下都装束起来,彻底改变了上古时代穿树叶兽皮的原始习惯。古代的人受饮水限制,居者靠河流,牧者逐水草,很不方便。黄帝发明了井,人们才有可能到远离河流的地方去开发。当时的人还不会盖房子,穴居野处,构木为巢;又是黄帝教给人们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黄帝手下集中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比如,文字学家仓颉,造出了象形文字,音乐家伶伦分出十二音阶,配成乐曲;精通数学的隶首,制定了各种度量衡等等。

发明时代

黄帝王朝时代是个发明狂的时代,上古的这些发明当然都是真的,只不过后世为了彰显黄帝的神通广大,把黄帝时代的所有发明都归功于黄帝。但是一个人如果只是个普通人,一下子发明了那么多东西,人们当然不会相信。这时伟大的中国神话学者们诞生了,给黄帝加了若干神性。黄帝王朝强大的人渐渐多了,洞穴明显不够用了,黄帝就发明了教人筑屋;看到冬天没有树叶,小孩光着不说,连许多大人都光着,于是黄帝发明了衣裳;黄帝要打仗,要攻击邻近小部落,就发明了兵器和指南车;征服了若干小部落后又开始教人种地,于是又发明了器具和井田。他已代替了那位开天辟地的英雄盘古,成为所有中国人的祖先。稍后的中国历代帝王们,甚至包括匈奴人鲜卑人,也都自称或被称为姬轩辕的后裔。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国人仍以黄帝的子孙自傲。黄帝,因为是古代学者一致承认的华夏始祖,所以人们就把一切中国古文明制度都归功于他,被誉为华夏的人文之祖。黄帝是人不是神,只不过被奉上了神坛。

桥山黄陵

纪元前二十六世纪的前二五九八年,黄帝姬轩辕一百五十二岁,但他仍仆仆风尘离开他的首都,四出巡查。这一年他到了桥山(陕西黄陵),在山下铸了一个大鼎。鼎是一种巨大的锅,可能他想用以请各部落酋长大吃一顿,但大鼎铸成的时候,天忽然开了,降下一条黄龙迎接他。姬轩辕跟他的随从人员和宫女,共七十人,一齐跨了上去,然后,黄龙冉冉起飞。一些没有福气的人,赶来的太迟,只能抓住已经飞离地面的黄龙的胡须,胡须脱落,他们也掉下来。所以姬轩辕的结局不是死亡,而是白日升天,成仙而去。那些掉下来的人,懊丧而悲痛地把姬轩辕遗留下来的衣服,埋葬在桥山之下,位置在陕西黄陵的黄帝衣冠冢。以上是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里的说明。

中国的专业书籍则是这样介绍的:陕西省中部,有个黄陵县,黄陵县城北有座桥山,桥山顶上有一座高大的陵墓。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陵墓(衣冠冢),人们称它为黄陵,因此把这个原称为中部的县,改名为黄陵县。黄帝陵壮丽威武,古书记载说,它座山环水:其山势如桥,沮水环绕之。黄陵的周围是峰峦起伏的陕北高原,山上古柏成林,郁郁葱葱,参天耸立,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挺拨、苍劲。这座黄帝陵汉朝时就已存在了。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说:黄帝葬于桥山。

九黎战神

在中国的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蚩尤,中国神话中的战神。原为炎帝臣属,炎帝黄帝击败后,蚩尤率部落里的八十一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霸,在涿鹿展开激战。因为黄帝被神化,蚩尤也不能例外,否则怎么能显得此战的激烈呢。传说蚩尤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吃不休,勇猛无比。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战败,被黄帝杀了,并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后来人们为了歌颂黄帝,便丑化蚩尤,把他论为妖魔、邪神形象。

神农氏衰

蚩尤见之正史,载于《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纪。因其有与黄帝争战失败的经历而闻名。历代史家为作之作注。裴骃撰《史记集解》引应劭曰:蚩尤,古天子;又转达引《汉书音义》臣瓒引《孔子三朝记》云:蚩尤,庶人之贪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说法。之后,司马贞撰《史记索隐》,对天子与庶人两说提出质疑。先引太史公原文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析其意,蚩尤非为天子,又引《管子地数篇》所言蚩尤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说明蚩尤并非庶人。进而提出蚩尤盖诸侯号也之说。

然则,张守节撰《史记正义》,引《龙鱼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优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威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引述这一夹杂神话的民俗传说,显然对诸侯天子庶人诸说都有否定之义。因为,仅是一幅遗像便足以使八方万邦皆为弭服,其威风远非一般诸侯可比,亦非庶人可及。然而,又有天遣玄女助黄帝而非助蚩尤之说,可见蚩尤亦与天子无缘。诸学者之所以把天子庶人诸侯等概念硬往蚩尤身上套,明显是局限于周秦封建社会结构模式的认识框架,因而不能正确诠释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蚩尤身份及这一概念的社会历史的内涵。

蚩尤所处的时代,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正值神农氏世衰之时。

看过黄帝蚩尤的故事的人还看了:

单字解释:

上一个: 陈友谅兵力比朱元璋多为何还失败了?

下一个: 盘古开天辟地使用的是什么武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