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为中国商朝末代行都和春秋时期卫国国都、楚汉战争时项羽所封十八诸侯中殷王首都,三朝古都。下面是有商朝皇帝定都朝歌,欢迎参阅。
帝辛(?―约前1046年),是中国商朝末代君主,在位30年,周武王称其商纣王。子姓,名受或受德,商谥帝辛,武王称其为纣王,部分文学小说则称其为寿王,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他在前1105年―前1046年在世,都城于沫,改沬邑为朝歌(今河南淇县)。帝辛自幼聪敏过人。《荀子非相篇》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 《史记殷本记》也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帝辛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对东南夷的用兵,保卫了商朝的安全。毛泽东在评价帝辛时说: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统一东南,把东夷和平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统一东南以后,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传播,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郭沫若在一首诗里说:但缘东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惭开化,国焉有宋荆与舒。
在商纣王时代,中国首都朝歌非常繁华,历史记载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武王代纣,纣王于牧野兵败后,兵撤鹿台而亡。武王克商后,兵抵朝歌,迁九鼎于朝歌。纣都朝歌除史书记载外,还可以证诸淇县古城垣。
在商纣王时代,中国首都朝歌非常繁华,历史记载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武王代纣,纣王于牧野兵败后,兵撤鹿台而亡。武王克商后,兵抵朝歌,迁九鼎于朝歌。纣都朝歌除史书记载外,还可以证诸淇县古城垣。
商朝后期,武丁由西亳迁沬,建立沬都,是为武丁城。《史记正义》记载沫邑,殷王武丁始都立。后武丁迁北蒙,沬都废置。其后武乙迁沬,文丁又都之;帝乙迁沬,纣又都之。后来殷纣王就武丁城扩而大之,并因城西朝歌山,改沬都为朝歌。
春秋时期朝歌作为地名出现,战国时代至秦亡汉兴之时,作为地名仍在使用。西汉在朝歌置县,汉以后,朝歌时而设郡、时而置县、时而并入邻近的郡县。解放后设淇县,淇县设朝歌镇。
商纣王摘星台、纣王宫、荆柯冢、卫国故城、唐代陈婆造心经浮图、明末清初扯谈碑等。淇河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数千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华夏子孙,春种秋收,夏网冬猎,坎坎伐檀创造了淇河文化,发展了人类文明。这里即有驰名中外的牧野之战古战场,久负盛名的中华第一古军校——云梦山战国军校,华夏第一皇家园林——淇园,又有数不胜收的殷商文化遗址。
商王帝辛时期的都成东有淇河为险阻,西有太行山作屏障,其城池南北各有三道城垣,最外面这道城垣南至淇县的常屯村,北至淇县的淇水关,南北五十余里。第二道城为王城,王城的北城垣在今淇县工业路东至三海村北部,南城垣在今淇县难关一带。第三道城即宫城,位于今淇县三海村和西坛村一带。《淇县志》中所说的淇邑北门出,西过纣王城指的就是纣王的二道城。
纣王的内城即宫城遗址在当地至今仍然称为纣王宫。纣王宫左有宗庙,右有社稷坛,是殷纣王祭祖和祭天的地方,今淇县西坛村就是因村里有纣王的社稷坛而得名。至今遗存的古城垣,部分城墙犹高约10米,顶宽约130米,基厚约150米,城垣东西宽4里,南北长6里,城周20里,总面积24平方里。朝歌城垣,巍然壮观,体现了诗经记载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武王伐纣,牧野一战,纣亡国灭,600年社稷毁于一旦。但战争并未波及朝歌城垣,朝歌城垣巍然如故。战争结束后,周武王以纣京师封纣子武庚为诸侯,以续殷祀,武庚就居住在他父王的宫室里。后武庚叛周,周兵攻下朝歌,武庚身死,宫殿被焚,百姓被掳,顽民被迁,从此朝歌成为废墟。
上一个: 汉和帝废阴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