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

诸葛亮为何能成为千古流芳、家喻户晓的人物

作者:未知点击量:747  来源:历史知识网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人。他27岁时受刘备三顾茅庐之邀而出山,随后,出将入相,辅佐刘氏父子开国创业。据史载,他立法施度,选贤任能,“务农殖谷,闭关息民”,联吴抗魏,征抚夷越,五伐中原,六出祁山。其运筹帷幄的风范,谦虚务实的作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和顽强意志,使之成为千古流芳、家喻户晓的人物。

一、忠君爱民

早在赤壁之战前,刘备曾派诸葛亮去江东联吴抗曹。那时,诸葛亮的胞兄诸葛谨已被吴主孙权视为“神交”,委以重任。孙权深爱诸葛亮之才,遂命诸葛谨以兄长的身份说服他留在江东为己所用。诸葛亮不但不为之所动,反而劝诸葛谨和他一起效忠刘备,致使孙权大失所望。后来,诸葛谨又奉孙权之命出使西蜀,诸葛亮也只是按照接待别国使臣的礼节接待他。除因公晤谈外,从不私下与之会面。

刘备病逝之前,在白帝城永安宫语重心长地对诸葛亮说:君才高于曹丕十倍,必能安国,终成大事。若我的儿子可辅,就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泪流满面地表示:臣愿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死后,后主刘禅遵照其父的遗愿封诸葛亮为侯,开府治事,兼领益州牧。将国家的一切军政大事全都交他定夺。他为了国家的利益,先是南征平叛,七擒孟获;继而北伐曹魏六出祁山。其间,副丞相李严基于他的权力、地位、功勋和威望,劝他效仿曹操而晋爵称王,接受“九锡”。他当即谢绝了李严的“好意”,并严肃地说:“如今讨贼尚未奏效,知己还未报答,就坐自贵大,这与义不合,没有好处!”

诸葛亮十分赞赏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利于后主刘禅“身正”,他常常劝他“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每当自己外出,还委以“公直”者管理宫中事宜,以匡正后主。在其《出师表》中,他就明文写道:“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后来,后主因受“小人”的怂恿,竞一度打算扩大妃子的数量。多亏“秉公心亮”的董允及时劝阻和“匡正”,才使他取消了这一念头。

诸葛亮曾多年“躬耕于南阳”,深知民间疾苦。所以,当他全权治蜀时,非常注重发展生产,减轻百姓负担。他曾招收5000名青壮年到汉中屯田,并命令汉中太守兼任督农,把农业产量作为衡量政绩的标准。为解决战争中的长途运输问题,并尽量节省人力,他又亲自设计了“木牛”、“流马”,即“独轮车”和“四轮车”。他还把直接关系到百姓利益和国家收入的盐铁开采经营权收归国有,专门设置盐府校尉和司金中郎等官职,管理盐业和铁器的生产。对于兴修水利,他更为关心,不但创设堰官,专门管理都江堰,还组织1000多名民工疏通河道,使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自流灌溉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保障了农业的连年丰收,使西蜀呈现出“足兵足食”、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二、严以律身

诸葛亮有句名言:“上之所为,人之所瞻也。夫释己教人,是谓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他还多次强调:“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敬。”并从自我做起,处处为属下树立好的榜样。

在个人生活方面,诸葛亮十分简朴。他曾给后主上表说:“如今我家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棵,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给有余。至于我在外任职,没有其他花费,随身的衣服伙食,全部依靠官家供给。到我死时,不可使家中有多余的帛丝、外面有多余的钱财。”在给李严的信中,他也写道:“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意思是:家里没有积蓄,妻子也没有一件多余的衣服。

诸葛亮病逝于北伐前线。临终前,他遗命将自己葬于定军山下,殡仪从简,依山造墓,能容下棺材就行了。人殓时,要穿平常的衣服,不搞随葬器物。

诸如此类,都令诸葛亮的属下深受教育,所以继他执政的大臣们,也都为政清廉。如费祎,“雅笥谦素,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輢,无异凡人”;如姜维,“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再如老将军邓芝,“身之衣食资仰于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

在军政要务方面,诸葛亮也严于律己,由于他错用马谡而导致街亭失守后,主动追究自己的领导责任,还恳请后主给予处分。他在其专门奏疏中强调:“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这一举措,也对其属下产生了极大影响。

三、注重家教

诸葛亮早年无子,其兄长诸葛谨将次子诸葛乔过继给了他。他对诸葛乔十分喜爱,视同亲生。当时,他虽然集国事、军务于一身,常常日理万机,但总是一有空便带乔儿一起玩,以便了解他的健康、学业和品德,有的放矢地对他进行教育。

有一次,诸葛亮从乔儿的言谈中发现他有些好高骛远,又性情急躁,便耐心地指出这种毛病的表现及其危害性,要求他脚踏实地,注意修养,凡事从一点一滴做起,以便将来更好地报效国家。

不久,诸葛亮率军出征。在遥远的地方,他仍惦念着乔儿健康成长的事。于是,在百忙中又特地为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意思是:君子的所作所为,以宁静来修身养性;以勤俭来培养品德。不把名利看得很淡就不能明确志向;不甘寂寞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心静才能学到本事;只有消除急躁,才能陶冶性情。信中所说的“淡泊明志”和“宁静致远”,至今仍充满哲理。

诸葛乔长到一定年龄,诸葛亮又将他带到军中,让他在战火中经受锻炼。有一次,前方粮草出现了严重亏空。诸葛亮便命他率领一支人马,往来于川陕间的高山深谷中押运粮草;还嘱咐他千万要和一般将士一样,在艰苦的环境中严于律己,绝不能搞一丝一毫特殊化。

诸葛亮晚年时得次子诸葛瞻和三子诸葛怀。他们都自幼聪颖过人。尤其是诸葛瞻,七八岁时便能用书信同父亲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了。对此,诸葛亮自然十分欣喜。但是,高兴之余,又表现得忧心忡忡。他在给兄长诸葛谨的书信中说:“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他所担心的是:瞻儿聪明过早外露,容易自满自足,反而会成不了气候。为利于他随时自警自励,又特地为他起字为“思远”。

诸葛瞻稍大一些后,基于父兄常在边关,免不了代他们参加一些礼仪活动。诸葛亮为此而嘱咐他:要“礼终则退”,不要迷恋宴乐。

诸葛亮多方教导下,他的三个儿子都成了令人敬服的人物:诸葛乔南征北战,25岁以身殉职;诸葛瞻37岁时严拒魏国的诱降,偕子诸葛尚英勇战死在疆场。公元269年三国归晋,司马王朝为收买人心,下令访汉朝名臣之后,并赐其爵禄。当封赏诸葛怀时,诸葛怀推辞道:“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衣食自有余饶……请得归老牖下,实隆赐也!”

四、身后殊荣

据资料载,诸葛亮死后,当其灵柩运到成都,后主刘禅亲自率领文武百官披麻戴孝出城20里去迎接。后主放声大哭,文武百官乃至山林百姓,也无不放声痛哭,哀声惊天动地。后主命扶柩人城,停放在丞相府中。后来,又依照诸葛亮遗愿,亲自护送灵柩到定军山安葬。后主还特地降诏致祭,谥号忠武侯;并下令建庙于沔阳,四时享祭。

另据资料,副相李严由于严重失职,又邀功取利,诸葛亮曾将他削职为民,流放边郡。当他听说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也泪流不止,感念至深,终于发病而死。

再据资料,《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其父也曾是诸葛亮的属下,并因罪而被诸葛亮斩首。但陈寿在其著作中,仍对诸葛亮的才智功德佩服之至,并说他“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后,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三国归晋后,司马王朝鉴于诸葛亮名扬天下,深得人心,特封他为武兴王。此后,历朝历代都给他升官晋爵,赐庙加号。如唐朝封他为武灵王,并赐庙;宋朝赐“英惠庙”,加号“仁济”;元朝封他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明朝朱元璋钦定“帝王庙”,还选从祀名臣37人,“忠武侯与拥焉”;到了清代,朝廷一面将众多纪念诸葛亮的胜迹古祠加以整修,供人瞻拜,一面在每年春秋两季祭孔庙时,以诸葛亮从祀。

时至今日,颂扬诸葛亮的书籍、戏剧、电视片仍层出不穷。在人们的心目中,他几乎成了完美智慧的象征。

上一个: 诸葛亮人物生平档案与影响力评述

下一个: 诸葛亮北伐为何最终没有成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