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样一个纵横古今的描绘说的正是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大将周瑜,他在孙策死后全力辅佐孙权,成为东吴军队的年轻将帅。不过可惜天妒英才,周瑜在而立之年就死去了。
在史书《三国志》里,陈寿对于周瑜的评价很高,多次以“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盛赞之,并评价其:政治上高瞻远瞩,忠心耿耿;军事上“胆略兼人”,智勇双全;人格修养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
《三国志》记载,周瑜举贤荐能可比鲍叔;折节为国可比蔺相如;谦礼忠君无人能比。雅量高致,气度恢弘。孙策初亡,孙权“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周瑜对比自己年幼的孙权极为恭敬,因此有“性度恢廓”评语,仅与程普不和,但他折节下交,终令程普叹服。与人相交时如饮醇酒,典故就出自程普与周瑜交往的感受。
如此一个刚柔相济的文武宏才,到了后世,周瑜的形象却开始不断地变异,甚至最后在民间变得面目全非。此后数百年,蜀魏正统之争纷纷扬扬。到了唐朝,正统之争开始出现在唐诗中。首先是杜甫,对蜀汉的诸葛亮极为推崇。再就是杜牧,这位诗人不加掩饰地调侃周瑜,历史在文学中开始出现偏差,“东风不予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之后,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的出现,彻底把周瑜的形象钉在了自相矛盾的演义标准上。一方面,它肯定周瑜结交孙策,开拓江东,定建霸业;举荐鲁肃,纳降甘宁,举贤任能;最后火攻破敌,建立不朽功勋。而另一面,当遇到刘备集团的中心人物,周瑜又不得不退一射之地。这一切,在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中仿佛达到了极点。
在《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桥段,诸葛亮与周瑜三次斗智,周瑜终因肚量狭小而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了,死后诸葛亮还前去吊唁。“既生瑜,何生亮”就是根据这个典故而流传下来。看过这个故事,在对诸葛亮的机智感到敬佩和对周瑜的心胸感到惋惜之余,不禁有所质疑:周瑜再怎么说也是出身名门,颇有教养,更别说他具有的作为一位军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长远眼光和谋略认识了,怎么会那么容易就被诸葛亮气死了呢?当年孙策临死时嘱咐孙权的“外事不决用周瑜”之托,刘备说的“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之语,都间接地表现出周瑜实际上是一位肚量广大,目光长远的优秀将才,是不可能因为一时气急就离开人世的。
其实根据正史的记载,周瑜是在36岁时得病而死的。历数周瑜为吴国效命的岁岁年年,无一不是在操劳中度过,那时他政事、军事都要过问管理,肯定会出现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就在所难免了。早年周瑜曾受箭伤,波及脾脏,加上他日后忙于国事,并没有认真地对身体内外伤进行调养,这大概也是他最后体力不支的重要原因。这些生活中的疏忽所带来的恶性后果都在他36岁时,在一团忙乱中终于爆发出来,使得这位“羽扇纶巾”的英雄英年早逝,着实令人感到可惜。
正史中的周瑜可说是一个完美之人。先说德:他举贤荐能可比鲍叔;折节为国可比蔺相如;谦礼忠君无人能比;性度恢弘众将诚服。再说才:他弱冠征伐为东吴开国立下汗马功劳;赤壁又力挽狂澜立下头功;后又亲冒矢石为东吴开拓荆州,丰功伟绩不去多提,单说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他的文武全才在时人眼中已万众瞩目了。“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这些就是时人对周瑜才智的评价,而且说这些话的都是当时第一流的人物。再说风度,周瑜是出名的儒将,是一个风雅超群的人物。最后说说他的朝气,周瑜不仅具德、才、风度,他又独具一种朝气,一种锐意进取自信豪迈的英霸之气。用一句话形容周瑜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他可谓人如其名:如瑾似瑜
下一个: 白话二十四史故事之太祖道武帝本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