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大将竟落了个被去皮萱草的下场,免不了令人唏嘘,关键缘故恃宠而骄,狂妄自大,飞扬跋扈。在其中缘故我觉得应当从表层和本质2个层面而言。
表面原因有三点:
(1)侮辱元妃
蓝玉在捕鱼儿海之战中大破北元,俘虏了北元皇子、皇妃、公主及文武官员共三千多人。在班师回朝的路上,蓝玉似乎高兴的忘乎所以了,看到元妃貌美,竟然侮辱了元妃,元妃不堪受辱自尽而亡。这件事的影响非常恶劣,不仅违反了朱元璋的军令,而且让北元更加仇视明朝,埋下不安定的种子。
(2)毁关破城
有人可能会奇怪,战争中攻城拨寨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但关键蓝玉毁坏的是明朝的关隘。原来,在蓝玉回师途中,夜里路过喜峰口关隘,由于是夜间,守城兵士没有及时开门迎接于他,蓝玉竟然下令毁关破门而入,骄横拨扈可见一斑。
(3)蓄养义子
蓝玉随着地位的提升,变得有些肆意妄为。蓝玉蓄养了大量的庄奴、义子,这些人只听从蓝玉一人的命令。这些人仗着蓝玉的势力,横行乡里,多行不法之事。蓝玉自己更甚,强占民田,有御史前来查问时,蓝玉竟仗势将御史赶走,简直是无法无天。
这些都是蓝玉被杀的表面原因,这些理由虽然足够充分,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如果没有后面内在原因的话,朱元璋可能只会责罚蓝玉而不会杀掉他。
内在原因:
蓝玉功成名就之后的种种言行,朱元璋都很清楚,但是朱元璋并未追究蓝玉责任,这一切都缘自一个对朱元璋很重要的人——太子朱标。
蓝玉和太子朱标什么关系呢?蓝玉是常遇春的内弟,而常遇春的女儿是朱标的妃子,按辈分朱标得叫蓝玉舅父。正因为这层关系,蓝玉和太子朱标的关系很好。朱元璋也很看重这层关系,蓝玉就是朱元璋留给太子朱标的镇国利器。朱标即位之后,国家有难之际,蓝玉就能披坚执锐、定国安邦。
可是造化弄人,朱标悲剧早亡。朱元章准备让自身的小孙子朱允炆接任,这一趟骄兵悍将哪是1个小朋友能应对患上的?因此,蓝玉就被装上谋反的遮阳帽,不但被杀,人皮也被剥了出来,简直可悲可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