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蠻怎么读 蠻的意思

【蠻】字共有1个读音: [mán]

基本解释

汉字:

读音:mán

部首:[虫] 虫字旁

笔画:总笔画:25 部外:19

异体字:蛮?

字形结构 :上下

统一编码:基本区U+883B

其它编码:五笔:xyxj|yxxj 仓颉:vflmi 郑码:zsi 四角:22136

笔顺编码 :4111251554444554444251214

笔顺笔画 :丶一一一丨フ一フフ丶丶丶丶フフ丶丶丶丶丨フ一丨一丶

笔顺名称 :点 横 横 横 竖 横折 横 撇折 撇折 点 点 点 点 撇折 撇折 点 点 点 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蠻】字的意思

同“蛮”。

【蠻】字的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mán

〈名〉

(1) (形聲。本義:中國古代對南方各族的泛稱。舊時也用以泛指四方的少數民族)

(2) 同本義 [Man nationalities]

,南也。——《說文》

畿。——《周禮·大司馬》

服。又,四夷、八、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周禮·職方氏》

九夷、八狄、七戎、六謂之四海。——《爾雅·釋地》

三百里。——《書·禹貢》

荊來威。——《詩·小雅·采芑》

夷要服。——《國語·周語》

瘴癘浮三蜀,風雲暗百。——杜甫《悶》

又如:聲哈剌(南方嘰哩呱拉的聲音);人(指南方人);布(人所織的布);風(指南方地的風;地的風情習俗,引申爲粗野的風俗);煙(南方地的瘴煙)

(3) 對奴婢的賤稱 [slaves]。

如:秫秫(對男子的賤稱);童(南方的童僕)

詞性變化

mán

〈形〉

粗野,沒開化 [fierce;reckless;rough]。

如:法(不講理的樣子);話(橫的話);氣(粗獷悍勇的風氣);性子(脾氣粗暴);不講理(橫不講道理)

mán

〈副〉

〈方〉∶ 很,頗 [quite;pretty;very]。

如:好;有意思;有趣

常用詞組


【蠻】字的基本解释

mán ㄇㄢˊ


我國古代南方民族的泛稱。《説文•虫部》:“,南,蛇穜。” 輕侮。《廣雅•釋詁三》:“,㑥也。” 粗野,不通情理。如:野蛮;蛮横。《水滸全傳》第三十二回:“也不曾見你這個出家人,恁地法。” 愣;強悍。《忠王李秀成自述》:“我今之禍,因主不從我奏,一味為。” 對奴婢的賤稱。章炳麟《新方言•釋親屬》:“四川謂婢曰,其乞買攜養之童豎曰男,即侮之音轉。” 水獸名。晋郭璞《山海經圖贊•》:“鼠身鼈頭,厥號曰。” 蟲名。《篇海類編•鱗介類•虫部》:“,蟲也。” 古代寓言中的小國名。《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氏。時相與争地而戰,伏尸數萬。” 副詞。方言。表示程度,相當於“很”。《海上花列傳》第三回:“三先生也明白哚。” 姓。《通志•氏族略二》:“氏,芈姓,荆之後,因氏焉。”

英语 barbarians; barbarous, savage

德语 alte Bezeichnung für die Minderheiten im Süden Chinas (S)​,grob, roh (Adj)​,sehr, recht (Adj)

法语 brutal,sauvage,plutôt,assez

【蠻】字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蠻【卷十三】【虫部】

南蠻,蛇穜。从虫䜌聲。莫還切

说文解字注

(蠻)南蠻。職方氏。八蠻。爾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王制云。南方曰蠻。詩角弓。如蠻如髦。傳曰。蠻、南蠻也。采?。蠢爾荊蠻。傳曰。荊蠻、荊州之蠻也。它穜。从虫。說从虫之所由。以其蛇種也。蛇者、虫也。蠻與閩皆人也。而字从虫。故居部末。如貉之居豸末、狄之居犬末、羌之居羊末焉。䜌聲。莫還切。十四部。詩傳曰。緜蠻、小鳥皃。韓詩曰。文皃。

【蠻】字的辞典解释

ㄇㄢˊmán 名

中國南方種族的舊稱。《禮記·王制》:「南方曰,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唐·王勃〈滕王閣序〉:「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荊而引甌越。」

強橫、不通情理。如:「橫」、「不講理」。

落後的、未開化的。如:「邦」、「人」。

強悍、粗野。如:「幹」、「胡擾纏」。

很、挺、十分。如:「好的!」、「可怕的。」《海上花列傳·第三回》:「三先生也明白哚!俚真真用脫仔倒罷哉,耐看俚阿有倽用場嗄?」通「滿」。

【蠻】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蠻【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19画

《唐韻》莫還切《集韻》《韻會》《正韻》謨還切,?音獌。《玉篇》南夷名。《書·禹貢》三百里蠻。《傳》以文德蠻來之不制以法。《周禮·夏官·大司馬》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畿。《疏》蠻者縻也,縻繫之以政敎也。《班固·東都賦》外綏百蠻。《唐書·南蠻傳》有十姓白蠻,五姓烏蠻。

又綿蠻,鳥聲。《詩·大雅》綿蠻黃鳥。

又蠻蠻,鳥名。《山海經》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

又水名。《戰國策》灓水齧其墓。《春秋後語》作蠻水。

又雷名。《道書》五雷,五曰蠻雷。

又姓。《通志·氏族略》蠻氏芈姓,荆楚之後因氏焉。

又《韻補》彌鄰切,音民。《班固·東都賦》外綏百蠻。叶上珍字韻。

又《古音攷》叶音眠。《曹植·王粲誄》翕然鳳舉,遠竄荆蠻。身窮志達,居鄙行鮮。

热搜汉字

热搜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