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着
读音:zhuó|zháo|zhāo|zhe
部首:[目] 目字旁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6
异体字:着
字形结构 :上下
统一编码:基本区U+7740
其它编码:五笔:udhf|uhf 仓颉:tqbu 郑码:ucl 四角:80605
笔顺编码 :43111325111
笔顺笔画 :丶ノ一一一ノ丨フ一一一
笔顺名称 :点 撇 横 横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1.表示动作的持续:他打着红旗在前面走。他们正谈着话呢。
2.表示状态的持续:大门敞着。茶几上放着一瓶花。
3.用在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面,加强命令或嘱咐的语气:你听着。步子大着点儿。快着点儿写。手可要轻着点儿。
4.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顺着。沿着。朝着。照着。为着。
[zhuó]1.穿(衣):穿着。吃着不尽。
2.接触;挨上:附着。着陆。不着边际。
3.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着笔。着眼。着手。着色。着墨。不着痕迹。
4.着落:寻找无着。
5.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着即施行。
[zháo]1.接触;挨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2.感受;受到:着风。着凉。
3.燃烧,也指灯发光(跟“灭”相对):炉子着得很旺。天黑了,路灯都着了。
4.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睡着了。打着了。猜着了。
5.入睡:一上床就着了。
[zhāo]1.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叫一着:高着儿。支着儿。
2.同“招3”
4.放;搁进去:着点儿盐。
5.用于应答,表示同意:这话着哇!。着,咱们就这么办!
详细字义
◎ 着 zhāo
〈动〉
(1) (著的俗字)
(2) 放置 [put in]
文成示温, 温以着坐处。—— 晋· 陶潜《晋故西征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3) 又如:着盐(搁盐;炒菜放盐);板上着碗
(4) 安顿 [put up]
更有南堂堪着客,不忧门外故人车。——宋· 苏轼《南堂》
(5) 围棋的下子;下棋落子 [move in chess]
某有仆能棋,欲试数着不敢?——元· 蒋正子《山房随笔》
(6) 又如:棋高一着;高着
词性变化
◎ 着 zhāo
〈名〉
(1)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一步;策略 [plan;device;trick]
三十六着,走为上着。——《水浒传》
(2) 又如:失着(失策);着儿(计策;手段);着着(一步一步地,逐渐地;亦指样样;每一样);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 着 zhāo
〈形〉
(1) 是;对 [OK;all right;yes]。用于答语,表示同意
着!着!着!就是这么着。——《儿女英雄传》
(2) 又如:着,咱们就这么办
(3) 另见 zháo; zhe; zhuó
基本词义
◎ 着 zháo
〈动〉
(1) (著的俗字)
(2) 触及某物;接触 [touch;come into contact with]。如: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3) 燃烧 [burn]
以火煮令一着一灭。——《物类相感志》
(4) 又如:火着得很旺;着火点(可燃物质开始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5) 指灯发光 [be on]。如:天一黑,灯都着了
(6) 遇;受到 [catch;be affected by]
庭花着雨晴方见,野客叩门去始知。——宋· 陆游《午寝》
(7) 又如:着雨;着水;着恼(生气;发怒);着疑(怀疑;起疑心)
(8) 进入睡眠状态 [fall asleep]。如:他躺下就着了;着着(睡得很熟的样子)
(9) 觉得 [feel]
惟有垂泪,十分着急。——《镜花缘》
(10) 又如:为此着恼;越寻思越着昏
(11) 中,恰好合上 [fall into]
依方位,百下百着。——《西游记》
(12) 又如:着手(上当,落入圈套);着道儿(中计;上当);着魔(比喻迷恋某种事物到了几乎失去理智的地步)
(13) 得当,对 [be proper]
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贼人劫将去了。——《水浒全传》
词性变化
◎ 着 zháo
(1) 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
鸡猪鱼蒜,逢着就吃;生老病死,时至则行。——《因话录》
(2) 又如:猜着了;打着了
(3) 另见 zhāo; zhe; zhuó
常用词组
基本词义
◎ 着 zhe
〈助〉
(1) (著的俗字)
(2) 用在谓语之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
道着姓名人不识。——唐· 白居易《恻恻吟》
(3) 又如:他们正说着话呢;门敞着
(4) 用在句末,表示命令、祈使或一般告语
这短命,等得我苦也!老娘先打两个耳刮子着。——《水浒全传》
(5) 又如:听着;快着点儿
(6) 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如:沿着;挨着;朝着
(7) 用在某些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的比较等。如:着呢
(8) 用在某些名词后,表示“呢”
吾师,你却如何正等得这贼首着?——《水浒传》
(9) 另见 zhāo;zháo;zhuó
基本词义
◎ 着
著、箸 zhuó
〈动〉
(1) (着为著的俗字)
(2) 穿 [put on]
恂常私着胡服。——《资治通鉴》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说着了小服,从西门进来了。——《二刻拍案惊奇》
(3) 又如:着衣(穿衣);着绯(穿红色官服。古代官服颜色不同,表示官吏品级的高低。唐制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后常以“著绯”指当了中级官员)
(4) 附着;加…于上 [adhere to]
血脉不复归,必燥着母脊。——《三国志·方伎传》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
始欲着推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又
又欲着敲字。
手足无可着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6) 又如:着生植物(植物学名词。即附生植物);着浅(搁浅)
(7) 接触;挨上 [touch]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着手为摩挲。——韩愈《石鼓歌》
此手那可使箸贼!——《世说新语·雅量》
野船着岸又春草,水鸟带飞夕阳。——唐· 朱庆馀《南湖》
(8) 又如:着地(贴着地面);着末(撩拨;沾染);着肉(贴身);着莫(引惹;牵缠);着脚(涉足)
(9) 安置,放置 [place]
以犀柄尘尾着柩中,因恸绝。——《世说新语·伤逝》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
(10) 差使;打发 [send]
姑娘那边这两年不时着人问信。——《镜花缘》
蒋爷叫小童着官人将 邓车解到知府衙门收入监中。——《小五义》
(11) 又如:着叠(打发);着人前来领取
(12) 关切 [concern over]
怎比得玉天仙知心着意。——吴昌龄《张天师》
(13) 又如:着己(亲近;贴心);着紧(紧要;重要;抓紧;赶紧;着意;留意);着趣(知趣)
(14) 生长;增添 [grow;apply]
画蛇着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尘埃。——韩愈《感春》
王伦那厮不肯胡乱着人,因此我们弟兄们看了这船样,一齐都心懒了。——《水浒传》
(15) 又如:着迹(留有痕迹。多用以比喻艺术作品有斧凿之迹而不自然,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境地)
(16) 用 [use]
每至公坐,广谈, 仲治不能对;退,着笔对 广, 广又不能答。——《世说新语·文学》
江绕屋,水随船,买得风光不着钱。——徐积《谁学得》
(17) 开[花] [blossom]
来时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18) 结[果实] [bear]
春根夏苗秋着子。——苏轼《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
(19) 命令 [order]。旧时公文用语
着先赴礼部,即照前次试题各补诗赋一卷,仍发誊录。——《镜花缘》
老爷大怒,已告知县主,着公差捉拿题诗人与小姐了。——清· 崔象川《白圭志》
(20) 又如:着令(命令;责成)
(21) 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莫愁春已过,看着又新春。——司空图《退居漫题》
词性变化
◎ 着 zhuó
〈名〉
(1) 泛指服装 [clothing]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晋· 陶潜《桃花源记》
(2) 酒器 [a wine-jar]
着,殷尊也。——《礼记》
(3) 着落 [whereabouts] 。又如:吃穿无着,寻找无着
(4) 另见 zhāo;zháo;zhe
常用词组
基本字义
● 着
zhuó ㄓㄨㄛˊ
穿(衣):穿着。穿红着绿。着装。接触,挨上:着陆。附着。不着边际。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着眼。着笔。着色。着墨。着力。着想。着意(用心)。下落,来源:着落。派遣:着人前来领取。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着即施行。其它字义
● 着
zháo ㄓㄠˊ
接触,挨上:着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感受,受到:着凉。着急。着忙。着风。着迷。使,派,用:别着手摸。燃烧,亦指灯发光:着火。灯着了。入睡:躺下就着。用在动词后,表示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打着了。没见着。其它字义
● 着
zhāo ㄓㄠˉ
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着法。着数。一着儿好棋。计策,办法:高着儿。没着儿了。放,搁进去:着点儿盐。应答声,表示同意:这话着哇!着,你说得真对!其它字义
● 着
zhe ㄓㄜ
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走着。开着会。助词,表示程度深:好着呢!助词,表示祈使:你听着!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顺着。照着办。英语 make move, take action
德语 gleich wie 着 (veraltet) ,berühren (V),Feuer fangen ,in Kontakt kommen ,bildet nach einem Verb die Verlaufsform ,deutlich, verfassen, zeigen (V),an etw. haften; anziehen (veraltet, jetzt wird zu 着) (V)
法语 perdre la tête,s'énerver,atteindre,brûler,atteindre,toucher,appliquer (une couleur),porter,se vêtir,(marque le déroulement d'une action),mouvement (échecs),d'accord!,(dialecte) pour ajouter,remarquable,manifester,écrire,oeuvre
著【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韻會》《正韻》?陟慮切,音箸。《博雅》明也。《中庸》形則著。《晏子·諫上篇》君之德著而彰。
又《管子·立政篇》十二月一著。《註》著,標著也,使傰曹署著其名。《周禮·典婦功註》書其賈而著其物。
又《前漢·景帝紀》廷尉與丞相更議著令。《註》著音著作之著。《晉書·職官志》魏太和中,詔置著作郞,於此始有其官。
又《小爾雅》思也。
又與貯通。《家語》子貢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閒。《註》著,居也。
又《詩·齊風》俟我于著乎而。《傳》門屏之閒曰著。
又《左傳·昭十二年》若不廢君命則固有著矣。《註》著,位次也。《前漢·五行志》朝內列位有定處,所謂表著也。
又《廣韻》直餘切,音除。《爾雅·釋天》太歲在戊曰著雍。《韻會》表著之著亦音除。
又《羣經音辨》藥草也。《爾雅·釋草》味。荎著。《註》音儲。
又《類篇》陟略切,音芍。被服也。《晉書·宣帝紀》關中多蒺䔧,帝使軍士二千人著軟材平底木屐前行。
又《儀禮·士喪禮》幎目用緇,方尺二寸,䞓裏著組繫。《註》著,充之以絮也。《韓詩外傳》士褐衣縕著,未甞完也。
又《集韻》直略切,音擆。《吳越春秋》從隂收著,望陽出糶。《註》著。置也。
又《類篇》附也。《前漢·贾誼傳》黑子之著面。
又《禮·明堂位》著,殷尊也。《註》著地無足。
又《前漢·張騫傳》身毒國在大夏東南,其俗土著。《師古註》土著,謂有城郭常居,不隨畜牧移徙。《後漢·李忠傳》流民占著者五萬餘口。《直音》俗作着。
热搜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