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还有儿子在世,为什么刘贺能当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上官氏,乃是霍光千辛万苦才捧上位的外孙女。为了能延续霍家的权势,霍光以皇帝身体欠佳为由,杜绝了刘弗陵身边出现任何莺莺燕燕的可能,确保刘弗陵之子是上官皇后亲生。坏就坏在,两人年纪相差太大,刘弗陵驾崩时,上官皇后才刚满14岁。霍光此举让汉昭帝一脉绝了嗣。
无子的刘弗陵给霍光留下一道很大的难题。通过一番考察,选定了小昌邑王刘贺来继位。他通过他的外孙女——刘弗陵的上官皇后下诏,以刘贺为新帝人选,命其迅速上京。
这涉及到好几个层面。众人呼声最高的广陵王刘胥,年纪老大了,若是即位,恐怕不及中二少年刘贺好掌控。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按辈分比婶婶上官皇后要矮一辈,上官皇后能作为太后压制他。大伯刘胥继位的话,寡妇上官皇后在宫中的身份也颇为尴尬。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从《汉书》“清狂不惠”等相关记载来看,刘贺脑子不太好使,神智不很清醒。没有比一个傻子皇帝更适合霍光的需求了。
诏书到达昌邑国正好是半夜,刘贺估计已有预感天上砸馅饼下来。于是乎,“夜漏未尽一刻,以火发书”,刘贺连忙点灯查看好消息。
第二天中午,刘贺就带着带着随从百余人,乘坐霍光派出的由大鸿胪和宗正跟随的“七传乘”车队,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直奔长安。
五岁就死了爹的刘贺,在昌邑国里他就是老大。无论是喜欢游玩嬉戏,还是祖父汉武帝死了他照样胡闹,国内都没人能管他。但从进京开始,刘贺做的一连串破事,例如乱抓长鸣鸡、强抢民女等,却有无数对眼睛盯着。
到达长安的广明东都门时,郎中令龚遂提醒刘贺,到东郭门了,奔丧的人要痛哭一下表示表示的。刘贺却回答,喉咙痛,哭不了。龚遂听到这话,内心大概有十万只草泥马在狂奔。
对于霍光来说,他巴不得皇帝的脑子不好使,才有自己发挥的空间。然而霍光也留了一手。到汉高祖庙拜谒是继承人合法化的必经程序,但霍光并没有让刘贺去高祖庙祭祀,导致霍光最后废掉刘贺的时候搬出了“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的理由。
所以,到底是什么事,刺激霍光在27天后一定要给刘贺安上“行昏乱、危社稷”的罪名并废掉他呢?
如果刘贺真的德行有亏,霍光宣布废帝的时候,群臣应无异议。但当霍光宣读诏书的时候,大臣们吓到脸都青了,没搞清楚到底什么回事。
起初霍光要迎刘贺为帝,凡是具备基础逻辑能力的人,都能猜到他迎立刘贺的意图。刘贺初入京之时,王府中尉王吉就曾告诫刘贺要安分地做一个听话的傀儡,千万不可惹到霍光。刘贺却丝毫没有听从王吉的“忠言”,还真的觉得自己当上了皇帝就是天下第一人了。
按规矩,皇帝的玉玺要由专人,即尚符玺郎保管。但刘贺是个不走平常路的人,在汉昭帝灵柩前接过玺印和绶带后,居然整天佩戴在自己身上,这行为模式也是没谁了。
最关键的是,刘贺竟然敢触及宫廷禁卫兵马的调动,令旧昌邑国国相去掌握上官太后寝宫长乐宫的戍卫。长乐宫戍卫的角色,牵涉到霍光的杀手锏上官太后的安全,霍光是派遣了自己的女婿担任的。刘贺居然想用自己的马仔替换霍家的人,这不是向霍光的权威挑战吗?
除了刘贺本人,他从昌邑国带入京城的旧臣两百多人也蠢蠢欲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入京后,掂量着以老板刘贺的名义剪除霍氏势力,让自己人把持朝政。在朝中耳目众多的霍光,对这批人暗地里搞的什么小动作,他能不知道吗?
后来,刘贺旧臣几乎全军覆没,都让霍光诛杀了,在行刑之前,他们意味深长地呼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霍光罗列了一大串罪状之后,把刘贺废黜了。在借上官太后之名宣读废除刘贺帝位的诏书之时,出现了以下一幕:
霍光让刘贺起拜受诏,刘贺引用了《孝经》的句子,驳斥道:“闻天子有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皇帝再烂,身边能有数名直谏忠臣的话,也不至于失掉天下啊。
霍光被气到了,忍不住说了重话:“皇太后诏废,安得天子!”皇太后下诏把你废掉了,你是个鬼天子。说完就命人把他身上象征身份的玉玺等脱下,奉上给太后,再让人将他送出金马门。
有学者认为,刘贺能当场引用《孝经》,说明他有高超的儒学素养,并非史书所形容的那样不堪。
清朝人朱一新则说:“观昌邑临废两言,犹非昏悖,特童騃不解事耳。班氏载此,具有深意。”班固在《汉书》中特意记下刘贺被废时的这句话,只是想说明刘贺并不是为非作歹的大坏蛋,只是为人呆呆笨笨而已。
就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刘贺滚回来了昌邑国。皇太后“仁慈”地赐他汤沐邑两千户(后来封的海昏侯爵位食邑四千户)来应付日常开销,还把昌邑王老爹刘髆的遗产全都归还刘贺。不再有王的身份的刘贺,不久连治下的昌邑国都被废除,改为山阳郡。
下一个: 岳飞的尸体为何会被埋在九曲丛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