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国讳
拼音: ɡuó huì
繁体:[國諱]
注音: ㄍㄨㄛˊ ㄏㄨㄟˋ
五笔:l yfnh
相关词语: 君主国 镇国 国乐 韩国 安国富民 边国 宾国 精忠报国 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卖国 虎狼之国 锁国 闭关锁国 国重 孤国 直言不讳 无可讳言 讳辟 讳蔽 讳避 讳恶 讳过 讳迹 讳疾 讳忌 讳讦 讳老 讳门 讳免 讳名
⒈ 犹国丧。
⒉ 指皇帝的名讳。
⒈ 犹国丧。
引《宋书·萧思话传》:“下官近在 歷下,始奉国讳……奉被今教,果出虑表,重增哀惋,不能自胜。”
《南齐书·礼志上》:“且 晋武 之崩,又其学犹存,斯皆先代不以国讳而废学之明文也。”
《陈书·儒林传·沉文阿》:“今国讳之日,虽抑哀於璽紱之重,犹未序於君臣之仪。”
⒉ 指皇帝的名讳。 《隶释·石经论语残碑》:“汉 人作文,不避国讳。参见“避讳”。
引威宗 讳 志,顺帝 讳 保,石经皆临文不易。”
⒈ 规避国君的名讳。专制时代,临文书写遇有皇帝的名字,每每有所避讳,有时缺笔,有时则以他字代替。也作「公讳」。
热搜汉字
热搜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