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介之推
拼音: jiè zhī tuī
繁体:[介之推]
注音: ㄐ一ㄝˋ ㄓ ㄊㄨㄟ
五笔:wj pp rwyg
相关词语: 介子推 介意 小介 侠介 狷介 驷介 纤介 上介 介怀 操介 鳞介 介立 谨介 介壳 忠介 独见之明 犹之 耳目之欲 饱学之士 不朽之盛事 乌之雌雄 悔之无及 环堵之室 有道之士 千里之足 切肤之痛 不祥之兆 逐臭之夫 顾恺之 破竹之势
⒈ 亦称“介子推”。春秋晋人。从晋公子重耳(文公)出亡。历经各国,凡十九年。文公还国为君,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不及。与母隐于绵山而终。
⒉ 春秋时人。清王士禛《池北偶谈·介推》:“《说苑》,介子推十五为荆相,堂下有二十五进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是又一介子推也。”
⒈ 亦称“介子推”。 春秋 晋 人。从 晋 公子 重耳 ( 文公 )出亡。历经各国,凡十九年。 文公 还国为君,赏从亡者, 介之推 不言禄,禄亦不及。与母隐于 绵山 而终。
引《庄子·盗跖》:“介子推 至忠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 赏从亡者, 介之推 不言禄,禄亦弗及。”
明 胡侍 《真珠船》卷七:“古人名字,人少知者…… 介之推 姓 王,名 光。”
明 张萱 《疑耀》卷二:“介之推、烛之武,介 与 烛 皆地名,非姓也。二人贤者,为国人所取信,故特标其地以异於众耳。”
亦省称“介推”。 汉 王符 《潜夫论·遏利》:“白驹、介推 遯逃於山谷。”
唐 李涉 《长安闷作》诗:“每日除书空满纸,不曾闻有 介推 名。”
郁达夫 《初秋杂感》诗之二:“介推 辞禄人争说, 韩信 称王事岂真?”
⒉ 春秋 时人。
引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介推》:“《说苑》, 介子推 十五为 荆 相,堂下有二十五进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是又一 介子推 也。”
⒈ 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晋国隐士。从晋文公出亡,历经各国十九年。返国后,文公赐禄不及,而介之推亦不求功名,与母隐于绵山,文公屡次寻求不得,焚山以求之,竟不出而焚死。也作「介子推」。
热搜汉字
热搜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