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春 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市南辛镇)人。家中排行第二。是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 的成年男
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 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
孔子、
老子属于前者。而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在天道观上,
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与
孟子并称“孔孟”,
孔子被尊为“至圣”,
孟子为“亚圣”。
据记载,
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华夏族)后裔,故为子姓。周灭商后,
周武王封
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
微子启于宋(夏邑)。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
孔子的先祖。自
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
孔子的父亲
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
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
子和残疾的儿
子都不宜继嗣。
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徵在生下
孔子。
孔子的伟大思想与
孔子母亲很大关系,其母颜征在和他的外祖父颜襄对孔
子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
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
孔子,又因
孔子刚出生 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伯”为老大,“仲”为第二,“叔”为第三,“季”为最小 的。
孔子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但是如果把姐妹也合起来排序,就以孟、仲、叔、季为序了,在兄弟姐妹中,居长的(大哥或大姐)为 “孟”。所以
孔子在家排行老二,字仲尼,但他哥哥的字是“孟皮”,而不是“伯皮”)。
孔子三岁的时候,
叔梁纥病逝,之后,
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 世,
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
孔子的才能,足见
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
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
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 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